-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津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陈田青
文言文阅读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从考查角度看,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情感态度等。考察近三年的中考试题,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呈现这样的趋势:(1)主观题型增多,单纯选择题减少;(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增多;(3)所选文言文语段逐步走向课外,或课内外结合;(4)题目分量增大,出现了少量的开放型试题。下面,笔者就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方法作浅显地分析。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基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常见文言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在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表示哪一个义项,是复习的重点,也是复习的难点。
对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仍在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上,在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其中考查的重点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
近年来中考题中的文言文阅读的实词考查一般采用两种考查方式:1、直接解释词语。2、单项选择。考查的词语大部分是具有多义性的“常见文言实词”。这里所说的“常见文言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在文中”是限制性的条件,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直接解释词语。例如200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论语·为政》、《韩诗外传》)的第7题就是这种题型: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
(3)思而不学则殆?( ) (4)满则覆( )
本题的答案是:(1)为:是。 (2)是:这。 (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覆:翻倒。
第一句中的“为”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显然作动词,可译为“是”。第二句中的“是”用在句首,指前文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代词,译为“这”。第三句中的“殆”与上一句“学而不思则罔”的“罔”都是形容词,且处于对应的位置上,可参照理解,根据上下文意,“罔”可译为“迷惑无所得”,“殆”可译为“精神疲倦而无所得”。第四句中的“覆”是一个动词,从上文“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可知,“覆”的对象是“水”,所谓“满则覆”就是说,“宥座器”中装满了水就会翻倒,所以“覆”作翻到解释。
2、单项选择。例如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北史·傅永列传》)的第7题就是这种题型: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本题的答案是:选D项。A项中的第一个“辞”是动词,可译为“推辞,拒绝”,“蒙辞以军中多务”意思就是说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拒绝学习;第二个“辞”是动词,可译为“告辞,告别”。B项中的第一个“益”是动词,可译为“裨益,补益”;第二个“益”是副词,可译为“更加”。C项中的第一个“寻”是副词,可译为“不久”;第二个“寻”是动词,可译为“探究”。D项中的两个“兼”都是动词,可译为“同时具有或得到”。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不仅要靠积累,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
一、准确把握词语义项
做好文言实词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住词语的常用义项,忌以今训古,如“恨”字在文言文中是“遗憾”的意思,不能根据现代汉语理解为“怨恨”。
例:200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陈涉世家》)的第7题:
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旦日,卒中往往语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C.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本题的答案是:选B项。A项中的“往往”是“到处”的意思,而今义是“常常”的意思;B项中的“喧哗”古今词义相同,都是“声音大而杂乱”的意思;C项中的“开张”是“扩大”的意思,而今义是“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的意思。D项中的“牺牲”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等”,而今义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二、联系课本推断词义
试卷上出现的一些文言实词,课文曾出现过,可借助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对照,辨其异同,确定含义。如2006年日照市中考语文试题中“去之南都入学舍”中的“去”字在课文《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句中出现过。
例:2007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课件_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全一册_中华民族大团结.pptx VIP
- h3cloud云学堂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堂班八年级(上)选拔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GB50819-2013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pdf VIP
-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Weather》Part A PPT课件(第1课时) .ppt VIP
-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课件.ppt VIP
- 百冠公司成品仓库仓储货位优化研究.docx
- 2024光伏连接器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