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清末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制度对清王朝的命运乃至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教育制度、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结束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取士的历史,直接改变乱舞官僚体系的铨选内容和仕进渠道,引起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另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导致知识体系的更新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成为共和政治的铺垫。”[1]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科举制度说成是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可见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试述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废除科举制度对近代教育制度建立的影响
中国自秦以来,“百代尤行秦法政”,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持续2000多年,中央集权制度在王朝建立初期的确有整合社会资源、行政运行高效、维系社会稳定等作用,但其弊端也比较明显,其中由于其长期运行所形成的周期惯性以及体制内缺乏外部竞争压力所导致的封闭、腐朽等特性使得许多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科举制度的废除正是如此,操之过急而又未找到更为合适的选拔官员人才的替代性制度。
在清末新政的各项措施中,兴学堂、奖游学是清末新政取得明显成效的措施之一,清政府原来预期在1901年废除科举,而科举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是导致提前废除科举的直接原因之一,科举考试尽管在晚清尤其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考试内容开始转向时务,四书五经的地位受到质疑,但四书五经仍然是考生作答、考官阅卷得分的主要参考依据,考生对于西方引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法律等实用学科由于考试不怎么考依然没有多大兴趣,在晚清的会试科考中,居然出现过将拿破仑解释为“拿着破烂轮子”这样的笑话,科场士子对世界名人国际局势尚且如此无知,更何况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早在1898年京师大学堂就已经开办,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但科举的吸引力还是比新式学堂大的多,1903年末科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余人,每日功课亦不认真,徒存大学堂外观而已。设诸公乡试得意,似较学堂出身为优,想诸公必不肯再入堂肄业,以待三年卒业也。科举误人,岂浅鲜哉?”[2]结果,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两馆赴开封参加顺天乡试的学生果真有7人中举,这还不包括改用他名无法查实及返回本省参加乡试中举者。这说明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巨大地位利益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新式学堂培养近代技术型人才的目的存在尖锐的冲突,为了改变世人重科举轻学堂的趋向,清廷没有选择通过将学堂所学内容与科举考试逐步挂钩、录取标准从人文型知识分子向技术型、管理型知识分子转变,而是选择了立即废除科举的办法。先是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端方等五位地方大员会奏《请废科举折》,认为“臣等默观大局,孰察时趋,觉现在威迫情形,更甚昨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而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者绝少,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绝无大兴之望。纵使科举立停,学堂遍设,亦必须十数年后人才始盛。如再迟十年莆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人才非急切可成,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强邻环视,岂能我待。”奏折指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拟请宸衷独断,雷厉风行,立沛沦音,停罢科举。”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强邻环视,岂能我待”的严峻形势以及新政对技术型人才迫切需要的时刻而作出的不得已选择。
废除科举促进了近代意义上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废除科举后,近代新式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全国各地的新学堂数量大增,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开办,现代教育体系开始逐渐建立,传统的“读书做官”教育模式开始解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经学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格局逐渐解体,各门学科的分化和独立成为现实,通过新式学堂培养出的人才开始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它使教育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个方面人才结合起来,教育向着更加多样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废除科举制度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科举制度一旦废除,这意味着一种具有强大惯性的运行机制开始戛然而止,读书人一时难以适应,清代科举一度为一百多万人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一旦这种生活方式不复存在,会使这一百万多人产生强烈的幻灭感和失落感,他们对清政府由原来的效忠支持开始转向不满和反对,而读书人在中国社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正如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科举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之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科举制度的废除使读书人摆脱了对清王朝的人身依附,士人阶层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上的消亡,意味着清王朝赖以生存的阶级基础不复存在。
读书人失去了科举入仕、读书做官的进路之后,必须寻找其他安身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岛津原子吸收AA6800说明书.pdf
-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ppt
- 体例格式4: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工学一体化课程考核方案.docx VIP
- 党课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年江西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拉法基瑞安水泥健康与安全管理.pdf VIP
- 学堂在线人像摄影(2025秋)考试答案.docx VIP
- 日立扶梯HE15控制装置维保手册.doc
- 地表注浆施工方案施工组织.doc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2019选修2 网络基础-粤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