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拉特前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0年工作计划
二00九年 ,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执法,攻坚克难,在城市管理和队伍建设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现将我局二00九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 认真进行专项治理,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
(一)对规划建设的监管。
坚持规划执法从源头治理,对规划控制区提高巡查频率,对收储范围等重点区域不间断巡查,严密监控国省干道、铁路渠系两侧建筑施工行为,协调规划、建设等部门,严厉查处没有合法手续的新建、扩建、突击抢建等违章行为。乌拉山镇建成区内今年共有18处大型建设工程,其中新建工程10处合计 362026平米,续建工程 8处合计 86040平米,我局对这些工程的一书五证两图、建筑面积、建筑位置、外形结构等进行认真查验监督并建立工程台帐,现证件齐全率达到100%。
民房建设的监管采取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原则,坚决杜绝少批多建、不批偷建等违法行为。对规划部门批建的120户民房建筑全过程监督,依法拆除无证施工的违法建筑70处共3810平米,对一些希望通过强行抢建获取暴利的“钉子户”起到的有力的震慑作用。同时对规划控制区内确属危房影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提出了人性化的管理意见,收储范围内的建议开发商立即收储,暂不收储的由本人提出申请,房管部门做危房鉴定后,规划部门办理《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执法局严格监管建设过程,以减少社会矛盾。
在游园、绿地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与房管、公安、土地、建设等部门配合,积极参与城区改造拆迁,出动工作人员20多人次,协调社会矛盾10余次,拆除19户约360多平米,为城区的规划和拆迁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大力整治国省干道、铁路渠系两侧规划范围内的乱占、乱建行为,根据位置特点和现有状况,依据旗规划部门对乡镇规划的意见严格监管,发现违法建设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协调共同处理,共拆除违法建筑7处870 多平米,为全旗总体建设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对建筑垃圾清运和处置的监管。
实行基建物料拉运准运制度,共发放准运证36个,与18个大型工地签订管理协议书:以减少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沿途遗洒现象发生。全年累计查处偷倒乱倒、遗洒车辆120多辆;还设置了1个垃圾处置场,自筹资金雇挖掘机等大型机械推埋了镇区几大出口的基建垃圾堆放约1400多立方,填埋9个深坑约150000 立方,镇区几大出口脏、乱、差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同时,对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废土废渣进行合理调配,积极主动为运出方和需要方沟通联系,实现了建筑废料的再利用。
(三)对净化美化市容秩序的监管。
一是在旗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部门配合联合治理市容环卫问题:与环卫局、园林局、城建队、排污站共同成立环卫督查联合执法中队,新开收污口34个,增设垃圾转运箱9个,果皮箱140个,更换了17个雨水箅子, 26个小餐饮店安装了隔油池,发放宣传资料400多份;与工商、园林、环卫、防疫、排污、环保等部门配合,对乱倒污水杂物行为进行整治,发放通知1000余份,签订“门前四包”责任状886份;与工商、排污、乌拉山镇、环卫局、环保局等部门配合,对洗车、美容美发、修理、电焊等行业的450多个商业门点实行前置审批,整改油烟污染25处,并且从水利路延伸段开始,为遏制乱倒污水杂物、随便排放油烟污染建筑物外墙等违章现象,协调工商、环保等部门,凡商住综合楼下开办餐饮门点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与民宗局配合,对620多处广告标志的规范设置进行查处整改;与工商、文体、卫生、团委等部门配合,对校园周边摊点乱摆、噪音扰民等现象进行整治,严格控制学校、医院、住宅小区周边商业宣传数量和时间,坚决制止噪音扰民问题,查处乱摆摊点、噪音扰民等违章行为150余次;联合市政、园林部门对破坏市政设施、破坏绿化带的行为进行排查,共查处15处,全部通知相关部门修复完毕。与交警、运管等部门配合,大力整治110国道桥南过境段车辆乱停乱靠问题,逐步将不符合条件的汽配修理行业迁到物流园区内。现迁入园区 61户,还有46户正在进一步的清理中。
二是针对店外店反复性较大的特点,实行店外店、马路市场“日清理、日报告”制度,共清理店外店、倚门销售等行为718处。
三是对游商小贩的管理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既要管理,也给出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引导小贩进店进院销售,并在相对较大的空闲地段,增设便民市场和销售点,统一安置流动摊贩。执法队员定街路、定岗位、定责任,认真维护摊位秩序,并配有专人负责卫生保洁工作。截止目前,共在乌拉山镇区设置便民市场5个,便民销售点12 个,其中百货路的小吃一条街、公园门口的早市和夜市、灌溉局路口的便民市场、东兴大街的便民瓜果蔬菜销售街、东风大街的龙之媒玉石市场等五处已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