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巢湖地质实习基地教学资源评述
摘要: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教学内涵的充实是提高野外地质实习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由于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巢湖凤凰山地区不仅保存了震旦纪以来不同时期的地质记录,而且形成了丰富多彩、类型齐全、典型直观的地质现象。众多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开展野外地质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实习基地;地质;实践教学资源;巢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76-03
巢湖凤凰山地区西以郯庐断裂带与华北陆块分隔,南与大别造山带毗邻,东与太平洋板块相邻。实习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南部为安徽省最大的淡水湖――巢湖。由于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典型的地质地貌和漫长的演化历史,实习区地层发育齐全,岩石种类众多,生物化石丰富,地质构造典型,露头发育良好。近年来,多所高校在此开展了地质实习,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地质研究。尤其是下三叠统层型候选剖面、鱼龙化石和郯庐断裂带的地质研究,为开展优质实践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十分珍贵的地质资料。
一、地层和古生物
实习区地层区划上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下奥陶统、下―中志留统、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中三叠统、下侏罗统和第四系。志留系碎屑岩与三叠系碳酸盐岩分别构成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的核部地层,其余地层依次分布在其两侧。
震旦系灯影组厚150m~370m。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夹硅质条带,见燧石结核、叠层构造和葡萄状构造。
寒武系厚570m,自下而上划分为冷泉王组、半汤组和山凹丁群,主要由含鲕微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粉晶白云质灰岩组成,夹灰黄色薄层页岩。白云岩中含葛万藻,页岩中含三叶虫及腕足类化石。
奥陶系以仑山组发育为特征,厚118m,主要由细晶白云岩、硅质结核白云岩、含灰白云岩、亮晶球粒微晶灰岩组成。产头足类化石。
志留系缺失上统沉积。下统高家边组厚度超过380m,以青灰色、黄绿色页岩、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含笔石、腕足类、双壳类、三叶虫、腹足类等动物化石;中统坟头组厚271m。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发育大型丘状交错层理,含鱼类(多鳃鱼)、三叶虫(王冠虫)、腕足类、腹足类、双壳类化石。
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厚180m。底部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石英岩砾岩;下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上部灰黑色粘土岩夹细粒石英砂岩。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上部含褐铁矿层及古植物(亚鳞木、薄皮木,见图1)、叶肢介、腕足类化石。泥盆纪是陆生植物大发展时期,生物界完成了从海生向陆生的转变,开始了生物演化的新篇章。
石炭系下统金陵组厚5m。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富含珊瑚、腕足类(金陵穹房贝)等化石。高骊山组厚12m,岩性主要为杂色页岩,局部夹泥灰岩、钙质泥岩、劣质煤与赤铁矿,顶部为细粒石英砂岩。含贵州珊瑚、网格长身贝及双壳类化石。和州组厚25m,岩性为灰―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夹钙质泥岩、灰质白云岩,顶部为特征显著的浅灰色厚层砾状生物碎屑灰岩(炉渣状灰岩),富产袁氏珊瑚、始塔夫蜓及大长身贝。上统黄龙组厚27m,岩性为灰色、带红色调中厚层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亮晶砂屑灰岩,富含蜓类、珊瑚。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厚175m。由灰黑色、深灰色薄层―中厚层泥晶生物碎屑灰岩组成,含燧石结核或燧石层。分四个岩性段:臭灰岩、下硅质层、本部灰岩和上硅质层。生物化石有蜒类、珊瑚、海绵、腕足类。中统孤峰组厚25m,岩性为黄、灰色薄层泥岩、页岩及黑色薄层硅质岩,下部泥岩中含锰及磷质结核。生物以营漂浮生活的硅质放射虫和游泳生物菊石(阿尔图菊石)为主。上统龙潭组厚78m,由棕灰、灰黑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灰黄色长石石英砂岩组成,中、上部含煤,顶部夹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压煤灰岩),含古植物(大羽羊齿、美楔叶)和腕足类(刺围脊贝)化石。大隆组厚21m,岩性为褐、黑色页岩夹薄层硅质岩、泥灰岩,富含菊石(假提罗菊石、假腹菊石)、腕足类及双壳类化石。
三叠系下统殷坑组厚84m,岩性以黄绿色页岩、钙质泥岩为主,发育韵律层理、水平层理,富含菊石(蛇菊石)、双壳类(克氏蛤)。和龙山组厚21m,岩性为灰色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与黄绿色钙质页岩互层,水平层理发育,以菊石(米克菊石)发育为特征。南陵湖组厚170m,岩性为中厚层微晶灰岩,局部夹薄层泥灰岩、瘤状灰岩,生物以游泳的鱼龙(见图2)和菊石为特征。中统东马鞍山组厚191m,岩性为灰白色、紫色粉晶白云岩夹微晶灰岩,含多层中厚层膏溶白云质角砾状灰岩,风化后呈蜂窝状构造。东马鞍山组沉积后,本区受印支期地壳运动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