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来到边关看见骑兵,骑兵说将领还在前线。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 思想内容:《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作者:陆游 陆游 (1125一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是古代诗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其作品多强烈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的爱国热情,同时鞭挞投降派,同情人民疾苦,思想性很强。 1、题目为《游山西村》,八句却无一个“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请结合诗句作一番分析。 2、诗歌三四句,有人认为是回忆来村的经历,有人认为是入村后所见到的景致,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切合语境? 3、诗人为什么结尾写道:“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是什么使诗人如此留恋? 全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感情:农家热情好客,淳厚质朴,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 的人情里,表现了对 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佳句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介绍创作情况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渡远:远渡。 楚国:楚地。 平野:平原。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四川,乘船沿江游览楚地。 (叙送别缘起)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野:平原。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绘山势,流水,原野) 颈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写水中映月画于天边云霞图)中间四句对仗,描写景物,描绘长江之水出山之后的壮阔气象:长江出山,水面宽广,景象雄奇,使人顿感前程开阔。清晨,玉兔西沉,有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朝云簇生,云层里出现海市蜃楼奇观。写景层次分明,且景中寓情,既反映出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寻求理想的志向与热情,又充溢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与挚爱。中间四句对偶本诗工稳,“平 野”对“大荒”,“天镜”对“海楼”,佳句佳对。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情意真挚地把诗人送到楚国。这真是诗意盎然,情景交融。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抒深沉思乡之情)结尾二句,诗人发出由衷的心声:这长江是故乡的水啊,所以它才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诗人抒发了爱祖国、爱自然、爱故乡的深挚的感情。诗中写的长江之水,是来自故乡的水,它在蜀楚交界的荆门山送别诗人,把李白送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在这一描写中,表现了初离蜀地的诗人对家乡的深深依恋。 这首诗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久居异地之人的思乡之情 写作特点 叙事,写景,抒情结合,浑然一体. 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荒秽(huì):杂草丛生。带月:顶着 月亮。 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第16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2)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课件1)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3课 中国石拱桥(课件2)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7课 说“屏”(课件2)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0课 老王(课件2)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5课 苏州园林(课件)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6课 故宫博物院(课件1)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8课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课件)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7课 说“屏”(课件1)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13课 中国石拱桥(课件1)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29课 湖心亭看雪(课件2)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2课 诗两首(课件)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6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件2)鲁教版.ppt
- 上海市2009学年长宁等区江苏省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上科版.doc
- 上海市2009届高三数学高考模拟能力把关备选测试题(缺答案) 沪教版 新课标.doc
- 七年级语文:第7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1)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第7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2)鲁教版.ppt
- 上海交大附中200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摸底测试 沪教版 新课标【会员独享】.doc
- 上海市2009届高三英语口语考试文稿练习.doc
- 上海市2009年高三数学高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三角函数.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