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谁都跑不掉
央视《新闻1+1》2013年1月30日播出《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以下为节目实录:(节目导视)
导语:钟南山:大气污染这些东西是跟整个环境,跟外环境、内环境相关的,这个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你可以考虑,可以隔离,可以各种方面的办法,但是大气的污染、室内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
解说:
140多万平方公里雾霾笼罩,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这样的天气还要“霾”多久?
王跃思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的空气已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见的物质了。
解说:
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取消,严重污染了的空气中环卫、交警、快递,户外工作是否需要劳动保护?
景军 北京朝阳环卫中心四分队:
出哈气眼镜就看不见了,没法戴这个,戴着也不习惯,也出不来气。
解说:
一个月内,四次严重雾霾天气接连发生,一个月内,仅有五天没有雾霾,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被严重污染的城市?《新闻1+1》今日关注:雾霾升级,治理要不要升级?!
主持人 李小萌:
欢迎来到正在直播的《新闻1+1》。节目一上来,我们要来看几张发表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照片,拍摄的是北京几个著名的景点或者是标志性的建筑,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张,这是天安门,这是故宫,这是长城,这是天坛,这是颐和园,这是中关村,这是雾锁的北京昨天的样子。如果这表现是雾霾之下的北京,更应该说这也表现了人们的一个心情。当我们听到环保部的官员说发达国家治理大气污染也是用了30到50年才完成的,一个“才”字的使用,更是让我们的心情浓的像这几张照片一样,浓得化不开。如果现实是这样的,但我们还是希望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够只争朝夕。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的天气关键词是中东部雾霾持续。”
“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已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盘踞了两天多的时间了。”
“27日北京就遭遇了雾霾,空气质量为5级重度污染,28日雾霾加重,空气质量达6级,严重污染。”
“环保部昨天监测显示,中东部地区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正在逐渐地扩大,空气质量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下降,雾霾的面积是130万平方公里,比28日增加了约10万公里。”
雾霾又来了,这已是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第四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而对于北京的市民来说,雾霾似乎就没有离开,因为从1月1日到今天的30天里,北京的雾霾天气数量多达25天,仅有5天没有雾霾。今天北京整体空气质量仍处于严重污染级别。
王跃思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按照我们城区750平方公里来算,我们城市的上空悬浮的是4000吨的污染物。北京的空气已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见的物质了。
解说:
面对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也一改往日的雾霾预警发布机制。
“今天气象部门对这个霾预警信号的标准进行了一个修订,将霾预警分为了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分别对应的是中度霾、重度霾和极重霾。”
而对于民众来说,面对如此频繁出现的雾霾,已经从最初的忍耐转变为一种忍无可忍的状态。其中就有网民调侃到,“现在连喝西北风都要中毒了。”而昨天,演员宋丹丹也在其微博上发出了一张雾霾下的北京照片,并说到“在北京出生长大生活了五十年,出国潮及各种诱惑都没让能我离开这个可爱的城市,今天我脑子里一直在转,我该去哪里度晚年呢?”这条微博引来了34000余次转发,18000余人的评论,网友有的建议他到青岛、海南、厦门去度晚年,但也有网友表示,可以离开地球到月球去。
面对重重雾霾,逃离显然不是办法,28日网友发布微博称,“霾又来了,行人中很多戴口罩,路上的警察不戴,我问你们不可以戴口罩吗?年轻的交警说不可以,又说网上有人呼吁让我们戴呢。”这条微博目前已被转发3万余次,从而引发公众对户外劳动者如何进行保护的关注。
按照我国目前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警察不能佩戴口罩。但在随后央视新闻的一份近万人参与的微调查显示,有98.5%的网友支持交警戴口罩执勤。在社会的呼吁下,就在今天,济南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决定在雾霾天气一线交警试行佩戴口罩上岗执勤。当自己生活的城市总是呈现出朦胧状态,这一次的人们不再只讨论戴什么样的口罩,而是转而开始探讨怎么能够改变现状,自己能为止霾、治霾做点什么?
主持人:
日子一天天地过,只是感叹今天的污染又很严重,但是掐指一算,我们来看这张图,在2013年的第一个月份,我们有25天都是在这样的雾霾天气之下度过的,也就是说有25个早晨老人不能去遛早,有25天孩子不能到室外去嬉戏。现在的心情真的像天气预报先生说的那样,真想喝几口西北风。
有人说环境治理,像雾霾天气的成因,PM2.5这么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比如你可以选择绿色出行,比如说烟民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