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历年高考考点分布特点 必修一 2007第四单元 科学发展观、引进来与走出去 2008第四单元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2009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等 2010第二、四单元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2011第二、四单元市场经济知识 必修二 2007第二单元政府的权威 2008第四单元我国的外交政策 2009第二单元政府的职责和职能 2010第二单元行政问责和建设责任政府的建议 2011第三单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必修三 2007第一单元小省区办大文化的意义 2008第一二单元 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功能 2009第二单元文化遗址保护的意义 2010第一单元文化与人、经济、综合国力 2011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安徽高考第四单元还未涉及到!必修四 2007第四单元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与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途径 2008第二、三单元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依据,利与弊的辩证关系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2009第四单元价值判断的特点 2010第二、三单元规律、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1第四单元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选择题以组合试题为主 关注计算题和曲线图【来自省教学调研】 关注考试说明附后例题变化。如: (2008?江苏)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 民族团结原则B. 民族互助原则 C. 民族平等原则D.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2011考试说明P285例10】 2. 关注探究性试题 ①从命题形式看,试题实现了重大社会热点和生活问题的有机结合。如以北京奥运会为切入点,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创新意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等,写演讲稿的提纲如同写一篇小论文,应加强演讲稿(提纲)的撰写练习。 ②从能力要求看,其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 ③从答案设置看,答案开放,赋分更灵活。 二、学生如何看书 1、关注探究活动 2、关注书本小字部分 例(2)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A)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文化第74页文化名人——屈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文化第32页小字) 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哲学第67页小字)(文化23页小字) 例(3)(北京卷)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源自文化第53页小字部分)(D)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4)(北京卷)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跑,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C)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材料源自文化第53页——文化名人) 例(5)(江苏卷)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源自文化第69页)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要重视考点与教材的对接。 大纲规定的考点的结构顺序与教材的结构实际上有较大的不同,要求我们能够按照大纲的规定对教材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网络体系,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不仅如此,大纲规定的有些考点教材本身就没有或提及的很少,需要我们在复习中加以充实。 8、重新构建知识网络 宏观知识体系的构建 经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研究考试说明 题型示例解读 1、选择题。 ⑴从题型看,单项中包含了组合型选择题。 ⑵从题干看,2009年除极个别题外,题目大多 提供了背景材料。2010年题目全部提供了背景 材料,增加了一道读图题 ⑶从能力要求看,22道题目侧重考查考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非选择题。2009年考试说明中提供了9道例题,其 中涉及到3道探究性试题;2010年考试说明中同样提供 了9道例题,其中涉及到4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