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犯罪问题的几点思考 .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农村犯罪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犯罪问题的几点思考 xx县人民法院 刘瑞刚 陈杨 【摘要】xx省xx县xx县,xx县,农业是根本,农村是大局,农民是主体。近年来,农村犯罪问题日趋严重,xx县的普遍关注。本文试从农村犯罪特点入手,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对策,以其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犯罪、特点、成因、建议 一、目前农村犯罪的主要特点 农村过去一直是刑事案件低发区,但进入90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农村犯罪现象逐渐增多,各类刑事犯罪趋上升之势。xx县法院审结的刑事案件中,农村发案和农民作案的一般超过70%,XX年审结刑事案件307件,农村案件223件,XX年审结刑事案件283件,农村案件201件,XX年审结刑事案件313件,农村案件242件。在农村犯罪案件增多的同时并明显地表现出下述四个特点: (一)财产型犯罪多,呈类型多样化发展趋势 盗窃仍然是主要的犯罪形式和手段,约占刑事案件总数50%以上,作案目标主要是畜禽、农用物资、水电设施等等,进城入室偷盗财物及盗窃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也比较普遍。与过去相比,作案次数多是盗窃犯罪的突出特点等案件也比过去增多。 (二)团伙犯罪多,存在向黑社会演变的可能性 近年来,农村犯罪团伙化现象十分普遍,农村犯罪团伙以临时纠合和松散组合交叉的犯罪团伙为主。一些群众处理民事或经济纠纷,不去找政法机关,而找“黑道上的人”来“摆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犯罪团伙的恶性膨胀。通过调查,发现有三种类型的犯罪团伙极易向社会性质转变,应当引起注意,将之作为打击的重点。一是农村宗族势力犯罪团伙。二是行业恶意垄断基础上形成的犯罪团伙。三是受海外港台影视书刊中有关帮会组织描写的影响,形成的犯罪团伙。 (三)流动犯罪多,xx市 农村犯罪目前已突破过去那种就地作案、小区域里作案的模式,xx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的频繁流动,犯罪分子流窜作案的空间大大增加,xx市趋势十分明显。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外出“打工”农村违法犯罪现象迅猛上升。xx县在萧山打工的农民中,有少数以盗窃、“双抢”为业。 (四)未成年犯罪突出 未成年人由于初涉社会,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和逆反心理强、情绪易偏激,易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恶习的影响和侵蚀,特别是一些充满暴力和色情的录像、书刊杂志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误导。加之目前我国法律防范体制不健全,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不到位,致使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因而,一些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了一些不良恶习,且家庭、学校教育和管理松懈或失控时,就很容易走向社会的反面,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经统计,xx县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约占农村刑事案件的%。在这些犯罪案件中,尤以盗窃、抢夺、抢劫案件居多。 二、农村犯罪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社会矛盾相对集中 (1)农村劳动力过剩。目前,xx县有不少农村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他们中有些人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结帮成派,发展成为地方恶势力,无事生非,动辄打架斗殴或者敲诈勒索他人,严重影响农村社会治安。 (2)民间纠纷增加。一些农村受小民意识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不能依靠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来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遇到矛盾纠纷,往往采取过激行动,导致矛盾扩大化,引发刑事案件。据抽样分析,有近5%的民事纠纷最终转化成刑事案件,导致杀人、放火、伤害、报复性盗窃等犯罪,后果一般也比较严重。 (二)农村社会管理机制薄弱,对犯罪的社会控制力低 (1)少数乡镇领导对防治农村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把抓社会治安当作软任务,重一时的打击,轻经常性的治理和预防,防治农村犯罪问题的诸多制度和措施流于形式,没有认真落实。 (2)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职能弱化,突出表现二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党支部等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斗争。二是群防群治不巩固。群防群治是当前治理农村犯罪问题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落实人员难、落实经费难、落实责任难。 (3)法制宣传教育缺乏连续性。由于当前农村人员分散,外出人口多,集中普法难,相当一部分农民犯罪是因为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对外界不良因素缺乏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自觉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堕入犯罪深渊。 (三)传统道德沦丧,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有的地方迷信活动猖獗,赌博成风,xx市场,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犯罪的预防。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危害最大的是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他们对社会涉世未深,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社会上的真假、是非曲直辨别力差,加上现阶段法制宣传不到位、家庭学校教育和管理措施不力,就很容易受社会上黄赌毒等不良恶习的

文档评论(0)

xia1960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