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的条件和表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菌感染的条件和表现 一、真菌的概述 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组成:核膜和核仁(细胞核) 完整的细胞器(胞浆) 单细胞(少数)或多细胞(多数) 生存方式:腐生 或 寄生 繁殖方式:有性 或 无性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大 多数有益:如发酵、生产抗生素等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医学(病原)真菌400种 常见的有50~100种 目前真菌症呈明显上升趋势的原因: 1.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的滥用 2.器官移植、介入性治疗等新技术的开展 3.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造成宿主免疫低下 二、真菌感染的条件(致病性) 1.真菌感性疾病 (1)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侵入健康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引起,分为浅部 深部 (2)机会致病菌: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常见于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者、艾滋病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糖尿病患者。 2、真菌性超敏反应 概念:吸入或食入某些真菌的菌丝或孢子而引发的各类超敏反应。 按性质分类: 感染性超敏反应: 感染,Ⅳ 接触性超敏反应: 吸入或食入,Ⅰ~Ⅳ型 按部位分: 皮肤超敏反应 呼吸道超敏反应 消化道超敏反应 3.真菌毒素性疾病 来源:真菌代谢产生毒素,存在于农作 物、食物或饲料中 表现:1. 肝、肾、神经、造血系统等损伤 2. 致癌(黄曲霉毒素等) 二、真菌感染的表现 (一)浅表真菌病 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二)皮肤真菌病 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三)皮下真菌病 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四)系统性真菌病 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后二者为 深部真菌病,其感染危害最大,也是院内感染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乏有效诊断工具,病程进展快,预后差,预防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 *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