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奉献社会 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贡献所学、所知、所能,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能有所长:人一生要不断积累和总结所长,这是职业得以发展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从事社会主义职业工作的必然要求; 能用所长:个人积累的职业经验和职业资历必须用于也应该乐于用于祖国建设事业,否则自我实现不可能达到,社会评价决定个人价值; 奉献精神: 个人的职业价值=(个人所长*适用度)奉献精神。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人生面临着五大重要时刻 出生 求学 求职 求偶 死亡 职业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响着个人的整个事业发展 影响着个人的家庭幸福程度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了社会问题,这样的就业招聘会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人口基数大,高校扩招 2 3 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1 (二)树立正确的现代创业观 第5讲 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及相应道德要求 社会生活 公共生活 职业生活 婚姻家庭 生活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三)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生活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私人生活 是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家庭个人内部。 公共生活 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是关系到你、我、他的共同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公共生活体现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性,它涉及的社会关系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传统范围: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医院、集体宿舍、集贸市场、商 场等。 现代范围:证劵交易所、人才市场、电话甚至网络等虚拟世界等。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过去:生活在“熟人社会”,交往圈子小。 现在:多在“陌生人社会”,交往圈很大。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商场购物、 歌厅娱乐 公园休闲、 散步钓鱼 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 互联网冲浪、旅游参观 (4)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不文明行为统计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定义: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 范围: 社会秩序、交通秩序、工作秩序、市场秩序、 教学秩序、网络秩序等等,一切公共活动的场所都需要一定的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道德调整 法律约束 两种基本手段 良心谴责 法律惩戒 社会公德—— 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关系层面: 举止文明、谦虚热情、尊重他人、助人为乐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层面: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维护公共秩序、遵纪守法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社会公德的内涵 :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公共生活中的法律 法律是规范公共生活最权威的规则,它即具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遍约束力。 《治安管理处罚法》 《道路安全交通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 《环境保护法》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我国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1、职业内涵: 职业的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一定的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工具意义 目的意义 2、职业道德和法律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法律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 ● 《劳动法》 ● 《公务员法》 ● 《教师法》 ● 《律师法》 ● 《法官法》 我国的主要职业法律: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 办事公道 诚实守信 1、爱岗敬业 职业的个人和社会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舞台。基本要求: 爱岗:干一行爱一行; 敬业: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