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火力发电厂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
? ? ? ?
建国后,上海火电厂基本建设工程,从1953年1月成立华东电业修建局(上海电力建设局前身)开始,施工能力从老机组恢复性大修和拆迁,逐步发展到新建整套发电机组,包括建筑和安装,经历了中温中压、高温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参数机组及超临界参数60万千瓦国内最大机组的工程施工。在电力建设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进步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施工机械水平、推进了施工工厂化,提高工程质量、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造价,从而保证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70年代后期开始,科学技术工作有新的发展。1980年成立施工技术研究所,充实技术力量。结合宝钢自备电厂、石洞口发电厂、吴泾热电厂六期扩建工程和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发电厂超临界机组工程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重点组织科技攻关以及国外先进施工工艺、机具、新材料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应用,使建筑、安装、调试技术都有突破性的进展。
一、混凝土施工
50年代初期,采用分散型方法,就地设置小型搅拌机进行搅拌,定量、后台上料均为人工,混凝土以手推车作水平运输,简易卷扬机提升塔作垂直运输。1956年底,在望亭发电厂新建工程中,初次采用4台0.4立方米的简易集中搅拌站,人工定量,后台机械上料,开始采用汽车运输混凝土,垂直提升仍用卷扬机提升塔,提升后的二次运输仍为手推车。1960年在吴泾热电厂第一期工程中,开始实现砂石卸船、堆高、后台上料机械化,定量自动化,用汽车运输混凝土,预制场采用专门龙门吊作二次运输和直接浇筑之用,从而开始混凝土自卸船至浇筑的全部机械化,实现混凝土一条龙。70年代,在高桥地下发电厂工程中,因沉井一次浇灌量大,采用的搅拌站型式不能满足搅拌需要,砂石料采用推土机推送和皮带机连续提升,开底式滑道料斗作定量后的二次提升。1978年底,在宝钢自备电厂工程中,吸取日本搅拌站的关键技术要点,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设计、制成容量大(2台1.5立方米)、出力高(60立方米/时)、技术性能接近当时国外水平的搅拌楼。砂石经筛洗后,进高架皮带机一次送到搅拌楼顶上,经旋转分配按品种分配至各料仓储存,料仓下的给料气阀由电子秤进行自动控制,实行自动定量工业电视监视,并采用国产1.5立方米强制式搅拌机。散装水泥采用仓室泵气力输送,还设置外掺粉煤灰和减水剂装置。采用“双掺技术”不仅节约大量水泥,还改善和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使拌成的混凝土更适应泵送,并使用引进的日本搅拌运输车和混凝土泵车进行输送和浇筑作业。至此,实现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一条龙”,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始走上现代化施工轨道。
1990年,石洞口第二发电厂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基座,由10根钢筋砼柱和1层4米厚钢筋砼平台以及1层钢结构平台组成,为解决传统模板支撑的缺点,改用钢管组成的格构式支撑架,解决了高标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支模难题,基座砼中采用掺用磨细粉煤灰及减水剂的双掺技术,在震动基座中,特别在大型汽轮发电机震动基座中,按用粉煤灰技术,属国内首次。在大体积砼浇筑中,采用测温温控技术,确保混凝土质量。石洞口二厂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基座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标志了振动基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突破。
二、起重机械
火电施工起重方面,从50年代采用木扒杆、手摇绞车进行吊装,发展到台立克、塔式起重机进行组合吊装,是一个经历较长时间的艰辛努力而发展到完善的过程。锅炉吊装,50年代初期用滑车和木扒杆、手摇绞车和卷扬机牵引起吊,中期采用40吨台立克和5~10吨履带式起重机。60年代采用台立克和起重机起重。70年代初期,采用60吨塔式起重机,中期至末期,为适应望亭发电厂国产30万千瓦机组配套的1000吨/时锅炉吊装的需要,自行设计、制造1台起重量100吨的大型塔式起重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奖,又自制起重量4吨的炉顶起重机,安装在炉顶钢架上作吊装小件,这些起重机是当时国内首次使用的吊装锅炉新机具。80年代,采用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和炉顶起重机。1980年,宝钢自备电厂2台35万千瓦机组工程的主厂房和锅炉吊装施工中,在国内首次采用非轨道式起重机,锅炉受热面使用自制的30吨炉顶起重机,并配以自行研制的可装载长25米超长物件、载重量25吨的低驾驶平板运输车,加快了锅炉安装速度。1988年,石洞口第二发电厂2台1900吨/时锅炉吊装中也使用自己新设计制造的固定、附着、自升式50吨起重机。
三、施工工艺
(一)激光技术的应用
70年代中期,上海电力建设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室和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共同研制成激光准直仪。汽轮机轴系找中心,原计划15天,试用激光找中心,5天即完成,精确度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成功地替代传统的施工工艺方法(轴系安装采用“拉钢丝找中心法”,隔板及轴封套采用“假轴找正法”)。70年代末期,在汽轮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灏景天下营销思路.doc
- 2014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 2014火力发电厂工程申请立项报告.doc
- 2014火力发电厂热控典型违章操作案例分析及对策 .doc
- 2014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doc
- 2014火灾事故之后的反思 .doc
- 2014火灾事故协查报告 .doc
- 2014火灾事故的报告.doc
- 2014火灾事故纠纷.doc
- 2014火灾事故报告书.doc
- 2026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四川乐山沐川县下半年赴西南医科大学考核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6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秋季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招聘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福建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高层次人才专项招聘5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山东财金富田人才发展有限公司招聘服务辅助工作人员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四川乐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赴西南医科大学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高校毕业生招聘(国调网调提前批)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