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有关术语的阐明 1. 埋藏成岩作用(buried diagenesis):碎屑沉积物随埋深增加,主要由于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胶结作用,致使岩石逐渐变致密、孔隙度减小、物性变差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直到变质作用。 2. 沉积后作用(postsedimentationprocess):泛指沉积物形成以后到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和作用 3. 同生作用(syngenesis):指沉积物刚刚形成以后而尚与上覆水体相接触时的变化。如‘海解作用’、‘海底风化作用’及‘陆解作用’等。 4. 准同生作用(penesyngenesis):主要是指潮上带的疏松碳酸钙沉积物被高镁粒间盐水白云化的作用。 5. 成岩作用(diagenesis):指上覆沉积物不断增加使早期沉积物逐渐被掩埋,直至基本上与上覆水体脱离,使沉积物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产生新的平衡,致使疏松的沉积物固结成岩的全部变化过程。 6. 后生作用(anadiagenesis/ catagenesis): 继成岩作用阶段之后,在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之前或遭受风化作用之前所产生的一切作用和变化。 7. 表生作用(epigenesis):指沉积物抬升到近地表,在潜水面以下常温常压或低温低压条件下,由于渗透水和浅部地下水(包括上升水)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 常见成岩作用现象 压实作用(compaction):静压力下沉积物排气、排水、体积缩小、孔隙度降低、密度增加。压溶作用(pressure-solution):压力下沉积物颗粒间或沉积岩内部发生溶解。如,缝合线构造,是压实作用的极限状态 胶结作用(cementation):孔隙水过饱和沉淀出矿物质(胶结物cement),将沉积物粘结成岩石。 交代作用(replacement):外来组分取代原组分。如,白云石化,SiO2与CaCO3相互交代。 4. 重结晶作用(recrystallization):通过溶解-再沉淀或固体扩散,使得细小晶粒集结成粗大晶粒。如,蛋白石(非晶质)-玉髓(隐晶质)-石英(显晶质) 5. 溶解作用与蚀变作用:碎屑颗粒、胶结物或者任何已存在的物质被水聚不溶解—溶解作用;一种矿物相另一种矿物转化——蚀变作用 6. 自生矿物的形成(authigenic mineral):海绿石,鲕绿泥石,沸石类,粘土矿物,方解石、菱铁矿、草莓状黄铁矿,自生石英和自生长石(再生加大边) 1、碎屑颗粒的搬运介质有那些?特点如何? 2、碎屑颗粒的搬运方式及其特征? 3、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侵蚀、搬运、沉积与 流速的关系? 4、化学搬运与沉积的特征? 5、生物搬运与沉积的特征? 6、沉积分异的意义? 7、成岩作用的阶段? 第二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思考题 1)物理风化:主要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的风化作用。 2)化学风化: 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母岩遭受氧化、水解和溶滤等化学变化,使其分解而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3)生物风化:生物对岩石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又有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 * 2)0.05--2mm的颗糙所需的始动流速最小,而且始动流速与沉积临界流速相差也不大。这说明砂粒质点在流水中搬运时很活跃,容易搬运,也易沉积,故常呈跳跃式前进。 3)大于2mm的颗粒,其搬运与沉积的两个流速曲线更接近,但两者的流速值也都是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加。故砾石不能长距离被搬运,并多沿河底呈滚动式前进。4)小于0.05mm的颗粒,两个流速相差很大,因而粉砂(0.05—0.005mm)和粘土(小于0.005mm)物质一经流水搬运,就长期悬浮于水体之中不易沉积下来。而且它们沉积之后又不易呈分散质点再搬运,即使水速发生急剧改变,也只是冲刷成粉砂质或泥质碎块继续搬运,故在海洋和湖泊的波浪带的沉积物中冲刷的“泥砾”是常见的。 * 第一节 沉积岩的物质来源 第二节 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第三节 沉积分异作用 第四节 沉积成岩作用 第一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形成沉积岩的物质基础——沉积物的四种来源 一、陆源物质—母岩风化的产物 二、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 三、深源物质—火山碎屑和深部卤水 四、宇宙源物质—陨石 第一节 沉积物质的来源 地表和接近地表的环境中,在温度变化、水、空气及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①机械破碎,岩石由大块裂成小块; ②岩石矿物分解,一部分迁移走,一部分变成新化合物残留在原地 结果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分类 1、风化作用的概念 风化作用的概念、方式和产物 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