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七年公考之旅(一位教师的公务员考试经历精简版).docVIP

 QZZN——七年公考之旅(一位教师的公务员考试经历精简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申明:写这些只是给自己一个小结一个交代!毕竟用7年时间做一件事并不是值得张扬!我其实并不赞成做这样无谓的牺牲。但我已经做了,就没有改变的 可能。只希望后来者在坚持的同时能多一份理性!我毕业于新世纪初,不象现在的大学生担心工作问题。我是我们班上第一个找到工作并签约的人,但是因为要到昆明工作,离家太远。父亲一句话“还是家里稳些”让我放弃了城市生活回到农村老家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刚开始的几年工作勤奋努力,业务水平提高很快,不久就成为教学骨干。除了工资低(我第一个月扣除借支250元领到手39.8元,当年末为工资全校教师还到县委去上访过,当然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情况,04年工资就一千多了,现在每月一千六,据说马上还要涨,在此感谢温总!)找对象困难以外工作还算顺利。如果没有公考的话也许我会一直干下去,混个校长主任也不是不可能。 ???? 第一次公考: ???? 2003年我省第一次开始大规模招录公务员。我是在单位看报纸时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要去考考。但是公务员要考什么一点都不清楚,好在有教材卖,赶紧托人到省城买了一套,拿到书几乎傻了眼,《综合知识》厚厚的两本,其中的法律、管理学等从未接触过(我学理科的),好在行测还有点谱,于是边上班边偷偷看书。原本不想让领导知道,但公告出来后才知道要到教育局开同意报考的证明。跑到教育局,人家说没有这个先例,不给开。情急之下找到在教育局工作的一个远房亲戚,请他出面,但得到的答复是要局长办公会研究。第二天再去,研究已经有了结果,工作三年以上才可以报考,并且要单位先开介绍信。我赶紧回单位,硬着头皮让校长开介绍信,校长说教育局会说他越权,不愿开。我只好说教育局已经答应,单位介绍信是个形式。校长将信将疑勉强开了一纸介绍信,我至今仍记得上面的话“县教育局:我校教师***要求参加公务员考试,请予审核为盼!”(老校长真会当官呀!)拿到介绍信我赶忙跨上我的座驾朝四十公里外的县城急驰而去,三十分钟就赶到教育局,还好没有下班,人事科的*科长十分严谨,拿出厚厚的教职工花名册仔细核对,一核对就出了问题:“你是9月参加工作的,现在是7月,还差两个月才三年啊”。听闻此言,我的头一下就大了,还算反应快,陪上笑脸递上香烟说了许多好话,终于赢得了*科长的同情和理解,挥笔写下同意报考的证明。“到楼上办公室盖章!”,我接过来,千恩万谢,三步并作两步爬上楼盖好章。拿着盖有教育局彤红大印的同意报考的证明,我如获至宝,激动之余走进打印社复印了两份。 ????接下来就是研究报考职位,我所在的县没有招考计划,所以我把目光放在了本市的其它几个县,当时的报考条件比较宽松,没有什么专业限制(后来就不行了),我能报的有好几个县直职位,有县委办、政府办、纪委、组织部等,现在看都是好职位。我左挑右选,觉得*县经济还不错(其实就是看县城建设得比本县好)加上组织部是管干部的,进去后肯定有前途(事后才知道选错了,要是选邻县两办,当年就上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奋斗历程),所以当即报了组织部。那时刚好是非典过后,现场报名还要先测体温,也算是比较“雷人”的一次报考经历。 ?? 报过名后不久就放了暑假,为了更好地复习,我一个人呆在单位没回去,每日从早到晚背综合,练行测,一晃就是半个月,转眼就到了笔试的日子。第一堂考行测,一开始不敢在题本上乱写,做一题就涂一题答案,感觉很不好,思维不连贯。后来忍不住问监考老师,可不可以在题本上做记号,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上改成做一部分再涂一部分答案,(这一习惯后来一直延续下去)感觉顺畅了许多,到快结束时除了有一道计算题有点拿不准已经全部做完,剩下两分钟又把那道计算题重算了一遍,终于在铃响时全部完卷。出来后,有考友问还有多少题未做,我说我做完了。考友就有些惊讶!下午考综合,感觉就象做政治题,有不少的论述简答题,看到题目才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几乎没有一题能背出答案,大多是凭自己的理解组织一下文字。总的来讲《综合》没有行测考的好。自己感觉要在近百人里考到前两名机会不大(当年是1:2进面试)所以考完后也没有太在意结果。一个月后我通过电话查到自己的分数:行测79,综合52。“综合居然没及格!”——这是我查到分后是第一反应。接下来又试着查了同考场其他人的成绩(花了不少电话费,但当时心情迫切顾不了许多)竟然没有比我高的。心里又升起了一些希望。几天后入闱人员名单公布,果然没有我的名字。但失落之余也有些兴奋,因为我发现自己的行测居然是全市第三名(并列),而且总分在本职位也是第三名。第一次能考出这个成绩表明我还是有些考公的素质。这样一想也就不觉得有多遗憾,反正年轻,以后还有机会。正当我以为没戏的时候突然意外接到人事部门电话,让我带上一百元到市人事局办理面试确认手续。我十分惊诧,只知道应承对方的要求却不知道问问原因。第二天早早来到市人事局,说来也巧,在门口碰到一名报考

文档评论(0)

shig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