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世界“癌症日”话抗癌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 石新山
“ 谈癌色变”成了流行病,连名人李开复先生感叹“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举座皆惊。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正赶中国春节假日,举国欢庆,没人关注“世界日”。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未来将出现癌症病例大爆发的情况当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癌症病人为1270万,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为760万; 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癌症病例将达到2600万,死亡人数将超过1700万!我国癌症发病率占世界 20%,死亡率占世界 24%!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人口众多,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及早采取对策刻不容缓。
可是老百姓对于“癌症”的了解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许多人知道有癌这回事,身边患癌的人越来越多,开始警觉了;忧的是对癌症了解不深,剑走偏锋,心存侥幸,有病乱投医,各种防癌治癌的谣言满天飞;还有对癌症的治疗不了解,寻找仙方神医,延误治疗,危害生命。癌症到底能不能战胜呢?面对人类最危险的危害,目前学还未能攻克癌症治愈的难题早期子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的治愈率在90%以上;早期微小肝癌5年治愈率也可达70%以上。
大家讲的“癌症”实际是肿瘤的一种,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其影响主要与发生部位和继发变化有关。恶性肿瘤分很多种,其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癌,如乳腺癌、胃癌、肺癌;从间叶组织发生的称为肉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等;来源于幼稚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等。一般人所说的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时并无绝对界限。
肿瘤预防是指通过降低肿瘤的发病率来降低肿瘤的死亡率。具体包括通过远离各种环境致癌风险因素,预防肿瘤发病相关的感染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及针对极高危人群或者癌前病变采用一定的医疗干预手段来降低肿瘤的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的发生是机体与外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肿瘤预防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并长期坚持。肿瘤预防的目的是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减少恶性肿瘤对国民健康、家庭的危害以及对国家医疗资源的消耗,减轻恶性肿瘤导致的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一)内因(1)遗传因素
1)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上腺或神经节的神经母细胞瘤。一些癌前疾病,如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神经纤维瘤病等本身并不是恶性疾病,但恶变率很高。这些肿瘤和癌前病变都属于单基因遗传,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其发病特点为早年(儿童期)发病,肿瘤呈多发性,常累及双侧器官。
2)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综合征如Bloom综合征易发生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患者易发生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经紫外线照射后易患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磷状细胞癌或黑色素瘤。这些肿瘤易感性高的人群常伴有某种遗传性缺陷,以上三种遗传综合征均累及DNA修复基因。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决定这种肿瘤的遗传因素是属于多基因的。目前发现不少肿瘤有家族史,如乳腺癌、胃肠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等。性别、年龄、种族因素。(1)化学致癌因素1)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不经体内活化就可致癌,如烷化剂与酰化剂。
(1)亚硝胺类,这是一类致癌性较强,能引起动物多种癌症的化学致癌物质。在变质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较高,能引起消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的肿瘤。
(2)多环芳香烃类,这类致癌物以苯并芘为代表,将它涂抹在动物皮肤上,可引起皮肤癌,皮下注射则可诱发肉瘤。汽车废气、煤烟、香烟及熏制食品中含量较高,尤其肉类烧烤性食物中焦糊的部分,含有大量苯并芘。
(3)烷化剂类,如芥子气、环磷酰胺等,可引起白血病、肺癌、乳腺癌等。
(4)氯乙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塑料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诱发肺、皮肤及骨等处的肿瘤。通过塑料工厂工人流行病学调查已证实氯乙烯能引起肝血管肉瘤,潜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
(5)某些金属,如铬、镍、砷等也可致癌。
化学致癌物引起人体肿瘤的作用机制很复杂。少数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诱发肿瘤,这种物质称为直接致癌物;而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体内代谢活化或生物转化,成为具有致癌活性的最终致癌物,方可引起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