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集《苍茫大地》(终稿091208).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情备忘录 第四集《苍茫大地》 定稿最终稿(1208最终稿) 这里是北京的地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此后381年间 每逢夏至,明清两代15位皇帝,都要亲临此地,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尽管贵为天子,也必须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个小时之久。他们祭拜的——就是地神。 现在的地坛 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隆重的仪式 也遗洒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但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一刻也不曾中断过。 在这片土地上有中国人的汗水和热血,有期盼和未来。瞭望这片土地 常让人想起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0亿6千万,3号 第3次!” 1个小时,28万平方米,40亿6千万人民币,就这样,一块土地的身份从此改变。在中国,仅今年一到九月,60个城市成交土地就有4800多宗,成交面积达到23083万平方米。 从1987年12月1日,一位叫做刘佳胜的拍卖师,在深圳敲下了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锤,迈出了土地走上市场化的历史性一步,20多年过去了,在举槌落槌之间,土地身上的价签在以百倍千倍的速度飙升,刷新。土地,超过石油、钢铁、煤炭,成为了建国以来升值最快的一种资源。 攀升的地价背后,是强劲的需求。研究显示,在经历一段城市快速扩容期之后,中国将迎来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未来的2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会净增约3亿人,平均每年有1000万到1300万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人口、城镇化 和工业化高峰的同时到来,必然会带来土地的非农化高峰。这直接对有限的耕地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曾经的地大 是真实的,如今的地不再大 也是真实的。当人们迈步走出千年的农耕时代,这种土地紧缺感的出现,正是源自于生活方式和需求的改变。 姚景源:过去我们长时间都认为中国的土地 似乎是无限供给这样一个状态 我们土地的供给不会出现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看, 我们30年 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地推进 我们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问题 现在我们走到中国的每一个城市 甚至你到一个县里 你都会听到他们在讲 我们这里需要是土地的指标 我们这里用地不足 要是把我们现在各个地方各个行业 我们的用地需求加在一起的话 甚至可能要超过我们整个的国土面积。 当人们清点家底,把目光投向那些耕地,就会发现中国虽然拥有辽阔的版图,但其实是一个不具有耕地优势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多山之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国土之上,山地和丘陵占土地的2/3,只有1/8可以用作耕地。 我们的国土面积 比印度多600多万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积 却比印度少7亿多亩;我们的国土比美国大,但耕地比美国少10亿多亩。 就在中国的城市 不断上演着抢地大战的时候,农村也在上演着一场争夺战。农民,为了拓宽那一亩三分地,为了那土地上的产出,在和自然争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就出自黄河的这个流域,每年春季是黄河的汛期,老张家的土地有三分之一都要浸泡在水里,他说 自己是一个在水里找地种的庄稼人。 北赵村里人均两亩耕地,能填饱肚子,却难以增加收入,这些年,为了能多种多收,老张经常这样撑着小船,在黄河边的滩涂上、在被河水漫过来形成的孤岛上,一亩一分地整理荒地、筑上河堤;为了能深入淤泥里去种粮,他把积蓄和贷款 全部用来买农业机械。10多年来,他开发荒地1000多亩。然而,最让他揪心的 是黄河发大水,这些土地常常又被河水索要了回去。 山西临猗县北赵村村民 张天才:这些原来都是苞米地 全都冲到河里了 起码100多亩冲到河里去了,原来滩那边大弯子。(50亩玉米地全淹了,水上漂的全是庄稼) 黄河水在山西临猗和陕西合阳县交界处流淌,漫到哪边,哪边的农民就失去了田地。于是黄河东岸是丰收,西岸 就是耕地被淹没。老张们就在这样的希望和失望中,种了又淹、淹了又种。 就当黄河滩边的种粮人 在与河水争取土地的时候,贵州、湘西的农民们则是在石头缝中索要土地。 在重庆、湖南交界的地带,武陵山脉横贯其中,这里村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亩。沿途我们不时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村民把平地上的泥土 背上陡峭的石头山,把石头窝窝填上土,再种上果树和庄稼。 同期:全部是石窝窝 这边一个山,都是挑土,填起来的 地上填草 全部是石窝窝 就是这样 肩挑背扛,喊着号子,里耶镇的村民们 一代又一代 不断地改造满山的石头,在20多座石头山上种起了果树、庄稼。 如果不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又有谁能感受到这种生命的分量?然而,即便是奋力与天抗争,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少,并集中分布在西北区和青藏区的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地带。回首四顾,我们几乎难以找到后备的存量。 当把目光投向它身上承载的人口时,土地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

文档评论(0)

tuchen222h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