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物理地质作用 3.1.1 风化作用的类型 风化作用按成因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温度作用引起的岩石崩解过程示意 热力风化作用 山体表面岩石的崩解碎裂 洛基山 新疆 阿尔金山 ●物理风化作用 ▲融冻风化: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的水分因冰 冻而最终使岩石破碎,又称冰劈作用; ▲层裂:地下深处的岩石,因承受上覆岩石 的巨大静压力,呈坚实致密状。岩石一旦上 升,上覆岩石被剥蚀而出露地表,静压力释放,体积膨胀而破碎。 冰晶体对岩石的劈裂破坏示意 树木根系对岩石的劈裂破坏示意 生物风化2 3.1.2 岩石风化程度的分级 为了说明岩体的风化程度及其变化规律,正确评价风化岩石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就必须对岩体按风化程度进行分级。 分级的依据主要是:新鲜岩石和风化岩石的相对比例、褪色度、分解和崩解的程度,矿物蚀变及其次生矿物,间接指标如锤击反应、波速变化等情况。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将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和新鲜岩石五个等级。 3.1.3 防止岩石风化的主要方法 1、? 挖除法 适用于风化层较薄的情况,当厚度较大时通常只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稳定的部分剥除。 2、? 抹面法 用水和空气不能透过的材料如沥青、水泥、粘土层等覆盖岩层。 3、? 胶结灌浆法 用水泥、粘土等浆液灌入岩层或裂隙中,以加强岩层的强度,降低其透水性。 4、? 排水法 为了减少具有侵蚀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岩石中可溶性矿物的溶解,适当做一些排水工程。 3.3 岩 溶喀斯特简介 ◆喀斯特研究的起源 岩溶地貌 思考题 可溶性岩石有哪些? 喀斯特地貌是什么?由何得名? 地表岩溶形态有哪些?地下岩溶地貌有哪些? 岩溶堆积物有哪些类型? 岩溶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岩溶的发育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岩溶的分布特点有哪些? 3.3.1 岩溶的形成条件 2、岩石的透水性 3、水的溶蚀力 水的溶蚀力 4、水的流动性 1、地表岩溶形态 4、坡立谷与喀斯特平原 6、岩溶丘陵 8、岩溶旋回 石芽与溶沟1 石芽与溶沟3 石芽与溶沟4 路南石林 阿诗玛的传说 路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石林鸟瞰 大理石石林 漏斗1 漏斗2 漏斗3 漏斗群1 广西乐业“天坑” 乐业“天坑”仰视 重庆小寨“天坑”2 重庆小寨“天坑”3 重庆小寨“天坑”4 落水洞 天窗(落水洞) 峰丛与峰林 峰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孤峰2 坡立谷 喀斯特平原 岩溶丘陵 云南罗平 广东连山 阳朔的月亮山 桂林骆驼山 桂林象鼻山 草海 广东肇庆的七星岩 肇庆市 云南白水台 黄龙五彩池 1 黄龙五彩池 2 九寨沟华钙 九寨沟华钙树 西藏泉华 土耳其棉花堡 1 土耳其棉花堡 2 土耳其棉花堡 3 黄石公园泉华 江西石钟山 海中喀斯特 下龙湾 泰国普吉岛1 泰国普吉岛2 喀斯特泉 停多喷少 济南的泉 喀斯特泉(黄石公园) 喀斯特热泉(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喀斯特泉眼 四、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与地下河 2、洞穴堆积地貌 侧洞 地下河1 地下河2 地下河3 七星岩地下河 地下河英西1 地下河英西2 地下河连州 银狐洞地下河 地下河出口1 地下河出口2 地下河出口3 地下瀑布 地下河出口4 地下河出海口 垂直溶洞 200m深的溶洞 水平溶洞 天生桥 天生桥1 天生桥2 石钟乳1 石钟乳2 石笋1 石笋2 石笋3 石笋与石钟乳1 石笋与石钟乳2 石柱1 石柱2 石柱3 石幔1 石幔2 鹅管 石珊瑚 卷曲石 石水果 纯净的钙质 边石堤 黄龙的边石堤 石缸 3.3.2 岩溶的分布规律 质纯、层厚的石灰岩中,岩溶最为发育,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和其它杂质的岩层岩溶发育较弱。 地形陡峻的斜坡地带,地表径流大,发育溶沟、溶槽、石芽等地表岩溶。在地形平缘地带,地下水易下渗,地表地下岩溶形态都较发育。 由于水的交替作用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岩溶发育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一般在地表附近岩溶较发育。在裂隙发育带,断层破碎带,岩层接触面带岩溶较发育。 岩溶的发育还具有带状性和成层性。 1、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流动具有垂直分带现象,因而所形成的岩溶也带有垂直分带的特征(图8)。 ⑴垂直循环带,或称包气带 ⑵季节循环带或称过渡带 ⑶水平循环带或称饱水带 ⑷深部循环带 ★岩溶的垂直分带示意图 2、岩溶分布的成层性 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岩溶地区在垂直剖面上形成了上述岩溶发育的4个带,之后若地壳上升,地表河流下切,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原来处于季节循环带的部位就变为了垂直循环带,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