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区工作历史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尔伯福制: 分段 设赈济员 设赈济区 设中央委员会 新汉堡制 废除分段 社区负责社会福利制度的具体实施 发挥民间社会福利组织的作用 2、贡献: 对以后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等制度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依托,综合运用了许多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贫穷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 1869--英国伦敦·索里牧师 采用“爱尔伯福制”,成立一个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个区,每一个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即志愿委员会 另特设咨询部,以方便济贫法监护人、各慈善会社以及个别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济者的材料 各区派工作人员对所有申请人的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情况进行调查 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其能够满足申请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1877--美国布法罗(水牛城)·哥尔亭牧师 将贫民划分为“值得救济的贫民”和“不值得救济的贫民”以区别对待,强调对个人和家庭的救济申请进行调查,力求避免慈善机构的救济资源的浪费 对于不值得救济的贫民,主张强迫他们在救济院或习艺所内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促使他们做到自食其力 在理论上还发展了机构间的合作、社区教育、个别化、适当的救济、行乞的抑制、预防性博爱及个人服务等7个概念 2、慈善组织会社的作用与特点 作用: 结束了慈善滥用,使慈善有效协助值得帮助的人; 动员了助人的力量。 特点: 贫穷是个人问题(观点); 任用友善访问员进行家计调查; 避免舞弊和鼓励贫民节约和自助。 3、对社会工作的发展的贡献: “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了解其贫困产生的具体原因,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强调“个别化”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 它促进各个救济机构、慈善组织协同努力解决社区问题的做法,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相互合作步骤的同时也为社区工作方法(社区组织)奠定了基础。 作用: 设于贫民区,与贫民密切接触; 根据居民需要提供服务; 挖掘当地资源,强调互助合作; 传播文化。 赫尔馆(Hull House 建立: 美国第一个社区睦邻中心建立于1886年,1889年由J.亚当斯和斯塔尔创办的社区睦邻中心——赫尔馆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的社区服务中心,亚当斯则成为美国最为著名的社会工作者。 特点: 新移民适应 社区贫民改造 倡导社会政策 五\社区组织: 社区基金会与社区理事会 1、社区基金会(chest): 定期举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联合募捐活动。 2、社区理事会(councils) 在社区内,协调各社会福利组织及团体的相互关系,设计彼此配合的发展计划,促进整个社区发展。 3、社区基金会与社区理事会具有互补性。 六\工业革命与社会安全立法对社区工作的推动 1.德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通过立法强制推行疾病保险、工伤事故保险、老年与残障社会保险。 2.英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相关问题 通过了《国民保险法》、《寡妇、孤儿及老年人补助年金法案》、《失业法案》 贝弗里奇教授发表了题为《社会保险及有关的服务》 的报告,强调了社会保险的四项主要原则:普遍性原则、 分类保险原则、最低标准原则、保费共担原则。 3.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联邦紧急救济法案》、《社会安全法案》 孟子: 孟子主张统治者应广施“仁政”:“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如此,则“百姓亲睦”。他还提倡家庭、邻里、社区成员之间应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含有丰富的社会互助、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的内容。 墨子: 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墨子提倡的爱人如己的“兼爱”思想,以及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实干精神,对我国古代乃至当今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 古代社会救助实践 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制度属于一种官民结合的社会福利体制。 民间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的形式: 家族、同乡、行会、宗教 政府的社会救助制度: 保息六政、九惠之教、社仓乡约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太发达. 原因有二: A 传统中国的社会组织以家庭、家族为单位。B 古代的救济以临时性的救灾、救荒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救济事业。 (1)“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 “保息六政”是我国先秦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具体为西周)开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