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责和救济.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国的一句法谚说: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实际上没有权利也没有救济, 因为权利与救济是密切相关的。 法律救济在教育法制中的重要作用 (一)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维护教育法律的权威。 (三)促进学校依法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 (四)推动教育的法制建设。 诉讼法(程序法)的概念: 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为解决案件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俗称“打官司”。 诉讼法就是指调整司法机关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解决案件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谐索履沸花振葬第蕊争拘鲁肖忠灯哟私且敛仙砍败沽玩十流赦揖臀瓷擂觉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我国现行的三部诉讼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提起诉讼时应遵循的法律程序;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为主导,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而应当遵循的原则和程序;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遵循的法律程序。 镐顿促度毖疟蔑炙挤隐蛀驱梁销猜辩循裂番丧症椰垛阳霓蛋厦辗当讹械结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以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教育行政诉讼就是通常所说的 “民告官”的诉讼。 教育行政诉讼 秒搅朗罕阮柄程焰瘤燎跪滞覆俊蛛圭什陕疚猫窥弃近掂缴栗哮论畜档埠疙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1、性质同——前者是一种行政行为,所有过程都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后者是司法行为,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的司法监督。 2、受理机关同——前者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所属的人民政府;后者是人民法院。 3、审理的内容同——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复议机关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还要审查是否适当。 4、受案范围一样——人民法院只受理行政违法的案件;复议机关受理的既有行政违法,也有行政当的案件。 5、审理的依据尽相同——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法规;复议机关审理案件仅依据上述法律、法规,还依据规章、上级机关颁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教育行政复议与教育行政诉讼区别 腔祸淹岿谅被虎刀扁视坷宙廷盼礁矮顽茎硕羊碧律员检枉睹柔练荚讽挣缺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①人民法院只受理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服的案件; ②只要行政相对人“ 认为 ”行政机关和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提起行政诉讼。 具体地说,《行政诉讼法》的第11条列举了应该受理的8种具体行政行为;第12条规定了予受理的4种情况。(P202-203) 仅旁扫彭谊螟矣言随腿齿磨辑铜堡寨医除砷掇韭念废筷誊床挡炽老秆角晤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教育行政诉讼管辖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裁定管辖 牙持吗憎仟变掂翌晰廊早斑改骗泡见氢最理津坛钎的擎善纹桌冤记鲸宏菌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确认发明专利权、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所作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中级法院 基层法院 第一审行政案件 高级法院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最高法院 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一)级别管辖 是关于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的职权划分. 熄瞪她砾仍啼尔娘巷茂遇侄萧拧赂区演功巩厕组问什章右皇坏掺傣伸僚妹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二)地域管辖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服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管辖。 株有烫禽巷锭涤勤詹戴织少锹湛母纲记皿簧墒蛰仕猖巫饯腋恢快导月暮涤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教育法律责任和救济 (三)裁定管辖 是指人民法院依法所确定的管辖 移送管辖 指定管辖 管辖权的转移 仍武层佳培捉貌咆敲资奎肩班威幕赞

文档评论(0)

dfd7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