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古诗简稿之考题探究、形象鉴赏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重点 1、读懂一首诗(含词、曲)的方法训练;掌握鉴赏评价一首诗的具体方法,养成读、解一首诗的正确步骤和好习惯。 2、熟悉各考点常规设置题型的提问(考查)方式,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思路(模式);养成全面准确解读诗作,准确清楚审题,规范答题、分点写答案、紧扣诗作内容拟制答案的好习惯。 3、结合教材复习、考点复习及练习,丰富自己对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常识了解,丰富自己的积累库。 复习难点 1、攻破重题目、轻文本理解的解题习惯。明确:无论是读得懂文本却做不起题,还是知道解题思路却读不懂文本,都是不正常的。我们应该在读懂文本、审清题干、明确答题思路和方法三方面下足功夫。 2、攻破不用术语,不分点答题,不利用文本内容答题,答题不规范、思路不清楚的错误倾向,防止硬背术语名字、生搬硬套局面的出现。 复习方法 一、复习教材。 必修二、三、四的第二单元共有7+7+8首古代诗词。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诗歌部分”有(1+4+5)×3首古代诗词曲。 重点是用学的读诗的方法、步骤去一首首地读、学这些已学篇章,理解其形象、内容、思路、主旨(作者思情),理解其表达技巧及作用,品味赏析精妙的字词,熟悉各道课后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答题术语,背默名篇名句,丰富自己的积累库。 (必修一第一单元4首现代诗歌,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诗歌部分”(1+2+3) × 5首现代诗歌可以捎带着读一读,丰富自己的积累库,加深自己对古诗特点的认识,但不是复习重点)(初中古诗背诵篇目有34篇,可在这个环节再诵背一次) 二、进行专项复习。(共计13课时) 读诗步骤、方法复习1课时; 鉴赏诗中的形象1.5课时; 鉴赏诗歌的语言2.5课时;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3课时;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3课时;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0.5课时。 综合训练,总结古诗鉴赏的四个考点几种常规题型1.5课时。 鉴赏评价一首诗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写什么 鉴赏评价一首诗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将上面四点与四个考点结合起来,也就是: 如何读懂一首诗 1、从哪些方面入手?顺序怎样? 从题目、小序切入,读诗句,抓意象,思题材,析技巧,找关键(“情语”,直抒胸臆之句,点睛之笔),看人看注释,弄清主旨。 2、立足教材,储备知识;利用资料,分类鉴赏。 必要的文学体裁常识了解(如诗的发展历程,各阶段主要特点),诗的章法技法的了解,名家的知人论世,常见意象、典故含义的储备,各类题材诗的特点的掌握、辨认和内容、技法的了解,各种诗歌鉴赏题常见答题思路和术语的掌握,读诗的一般方法的积累,都有助于我们读懂诗。 先“懂”后“答” ——古诗词鉴赏规律 注意 诗中意象有来自自然界的(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有来自社会生活的(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有来自人类自身的(四肢、五官、心理等),有来自人人类的创造物(宫室、器物、服饰、城市等),有来自人类的想象虚拟(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有描写性的(或称静态的),有叙述性的(或称动态的),还有比喻性的、象征性的。同一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且名称往往各不相同。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建立了个人的意象群。如香草美和和众多取自神话传说的意象构成了屈原的诗风。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是要求考生把握诗歌中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蕴含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 (类似于文言传记、现代散文和小说中分析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三种形象,即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或人物形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景(诗歌中描写的景象及景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物(诗歌中描写的物象及物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题目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那么一般只要求分析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景象或物象,而不必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复习重点了解(能力培养目标) 把握形象特点(内涵),分析、判断其意义(包含的思想感情、社会意义)。 (11)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⑴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人 物 形 象 鉴 赏 题  如何规范作答?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方法了解 事 物 形 象 鉴 赏 题  如何规范作答? 分析方法了解 鉴赏诗歌的景物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