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聚乳酸纤维(玉米纤维)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年产5万吨聚乳酸纤维(玉米纤维)生产线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 项目名称 年产5万吨聚乳酸纤维(玉米纤维)生产线。 §1.1.2 项目承办单位 陕西京泰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1.1.3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镇。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5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原则和研究范围 编制依据 (1)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宝鸡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3)陕西京泰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可行性报告编制原则 (1)依据国家行业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以及国家、行业、地区发展的长远规划、 承办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基础资料,公正、客观和科学地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工艺技术力求先进合理,工艺流程简洁顺畅,节约投资; (3)注意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改善生产条件,消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做到文明生产; (4)节约能源,广泛采用能耗少的工艺和设备。 可行性报告编制范围 (1)项目提出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 (2)市场前景分析与需求预测 (3)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4)厂址位置及建设条件 (5)工艺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 (7)劳动定员 (8)投资估算 (9)效益分析 §1.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9794亿元,比2000年增长137.4%,年均增长18.9%;工业增加值4999亿元,增长125.6%,年均增长17.7%;纤维加工量2690万吨,比2000年增长97.8%,年均增长14.6%;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户数由2000年的1.94万户增长到2005年的3.6万户;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从738万人增加到978万人,增长32.5%,年均增长5.7%,全行业就业人数达到1960万人;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5年实现纱产量1440万吨,增长118.2%,年均增长16.9%;化学纤维产量1629万吨,增长134.2%,年均增长18.6%;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比重由2000年的25%提高到2004年的36%,继续保持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的地位。2000年到2005年,我国城市化率已从36%提高到43%,城镇居民人均年衣着类消费从500元增加到790元,增长75.3%,农村居民人均年衣着消费从96元增加到132元,增长46.9%。按照可比价格综合计算,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比2000年增长了74.2%。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从7.5公斤增长到13公斤。 大中型聚乳酸短纤维生产线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达到2690万吨,其中纺纱纤维加工量1440万吨,2005年化纤产量为1629万吨,棉花产量为700万吨,纤维产量不能满足纺织加工业的需要,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人均纤维消耗量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天然纤维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纤维制品的需要。合成纤维主要以石油为原料制得,我国是一个纯石油进口国,而且进口量日益增长,今年已超过1.5亿吨,在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石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了保证我国的战略物资供应,一方面拓展我国的石油供应渠道十分必要,而另一方面,开发无需石油做为原料的纺织纤维材料制品以降低合成纤维制造业对石油的巨大需求无疑有重大战略意义。 聚乳酸纤维(玉米纤维)又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要求的、可完全自然循环的、可生物降解的纺织纤维材料。它的原料来源于可再生天然农产品——淀粉,其废弃物在土壤中和海水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者通过光合作用,又成变成乳酸的原料——淀粉。它的燃烧气中不含任何腐蚀性气体。燃烧热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的1/3左右,十分有利于对地球大气层的保护,而且在制备聚乳酸树脂时,所需的热量也比石油制备、转化树脂所需要的热量低30~40%

文档评论(0)

yuanding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