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9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16分)
昳( )丽 彀( ) 祖逖( ) 楩( )
曩( )者 蹴( ) 军谘( ) 窦( )
骁( )健 廪( ) 敝舆( ) 圉( )
鼋( )鼍 揖( ) 弓弩( ) 媪( )
2.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昳丽(yì) 谤讥(bàng) B.间进(jiàn)棘门(jí)
C.戎狄(dí) 鲋鱼(fù) D.守圉(yù) 文梓(xīn)
3.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分)
A.徐公来,孰视之(仔细) B.时时而间进(偶尔)
C.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敌人) D.借问行人归不归(出征的人)
4.书写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2分)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今我来思,雨雪菲菲
C.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D.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是( )(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它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B.《细柳营》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C.《公输》不仅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思想,而且充分展示了墨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D.《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暴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在写法上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6.古人“闻鸡起舞”的做法,你赞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证明你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3分)
7、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B.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C.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D.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三、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原句。(14分)
⑴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
⑵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
③《咏喇叭》中用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⑷ ,采葵持作羹。
⑸醉里吴音相媚好, 。
⑹为什么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除了课文中的两首,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中也提到杨柳?请写出两句来。
, 。
, 。
四、文学常识积累。(11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相传是战国时各国史官或策土辑录,西汉时,经____________整理,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为三十三篇。
2.《____________》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作者________,_________时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3.成语“闻鸡起舞”出自课文_________,选自_________主持编纂的_______________,此书为一部编年体通史。
4.《公输》选自_________,它是一部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_________的创始人。公输盘,也写作“公输班”、“公输般”,民间称他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