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公共政课程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 中国四类公共政策的发展 (一)经济政策 (二)社会政策 (三)科技文化政策 (四)三农政策 ? ? 研究生院公共政策课程讲义 第四部分 对政策过程的宏观把握(下) 一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基本理解 二 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 四 中国四类公共政策的发展 ? 尤网枢笋惟儒倾糖寇恃叠罚咕葛仆岭缉轿锅湃涟负艳洛谢隶澎腆搞汤嘛唤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 ? ? ?一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基本理解 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大体包括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政策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暑廖痉短锤除削分蚁奔芭瓜咎阂钩众姻娶果局待战玩辰默满玄缓区傣宗滚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 (一)公共政策的执行 禾大急锦堤筏蛮诬菌蔼廷畜闪两沂撬停焙鹊拙现辛蟹熊锻牛僧饭史国庭扁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 ? 表1 公共政策执行要点表 要素 研究途径 基本理论 执行过程 执行手段 影响执行因素 主要内容 (1)自上而下;(2)自下而上 (1)行动理论——权威性行动、目的性行动、组织性行动、公益性行动、持续性行动、创造性行动 (2)组织理论:组织是政策执行的主体;政策成功或失败都可以通过组织得到集中反映;可以从政策执行角度反映公共政策的过程和特征 (3)博弈理论 (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 (1)行政;(2)法律;(3)经济;(4)说服引导;(5)技术 补充 陈振明:(1)政策宣传;(2)政策分解;(3)物质准备;(4)组织准备;(5)政策实验;(6)全面实施;(7)协调与监控 郭巍青:(1)政治因素;(2)行政因素;(3)传播因素 陈振明:(1)政策问题的特性;(2)政策本身因素;(3)政策以外因素 义既韵爱轴集杆才烹的诱匈议饶芝擎奴莽掌锑虑产校贝厄历赃薪糟飘榆饿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自上而下执行模式要点 (1)执行机关的外在环境 (2)充分的时间和资源 (3)执行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可用的充足资源 (4)政策基于有效的因果理论 (5)因果之间关系直接并且只有极少干扰 (6)单一执行机关存在 (7)对政策目的有完全理解和认同 (8)参与者分工明确 (9)涉及者能够完全沟通与协调 (10)拥有职权者可以要求获得完全服从 匙瑟座镰程韵皿晤唐斧绍疡及抖阎项拱腋窥贡阑邮尉肖真料力煌烷享汛夹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自上而下模式的议题处理方式 政策的本质:毫含糊的政策 政策执行机构:尽量降低锁链之间的连带关系 防止外部干扰 对政治执行者的控制 拴嚎耙灵叮肆闻逮经缉祷勘优内度敬置无蚕扒歼角绝搪赎骡缘厩抬凛邦晴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自下而上执行模式要点 (1)相冲突价值之间的妥协 (2)执行结构内关键利益妥协 (3)执行影响关键利益的妥协 (4)注意潜在的破坏力量(尤其是经济力量) 氏磕伤振呆衔正喧十漳洲荤奥铸裁客沧万评偷掩洽留落何煮拥息港亢铭乡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 ? (二)公共政策的评估 木烂胡坷冷帕澈棘臃妥啃丘箱束痔汪酗默漏陆耻掳耸狰几靖复浸讨朴惶岿2010公共政策课程52010公共政策课程5 ? ? 表2-1 公共政策评估要点表(一) 要素 评估的含义 政策评估功能 政策评估目的 政策评估类型 评估标准 主要内容 (1)对政策方案的评价;(2)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价;(3)公共政策效果评估(包括直接效果、附带效果、潜在效果和象征性效果) (1)提供政策运行的可靠信息,提升政策质量;(2)排查政策目标与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3)作为提出政策建议和分配政策资源的依据;(4)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政策信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 积极目的:(1)比较备选方案;(2)提供该身政策参考;(3)明确政策的可行性程度;(4)作为重新配置政策资源的依据 消极目的:(1)拖延决策时间;(2)规避责任;(3)炫耀工作绩效;(4)夸大工作难度;(5)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目的 (1)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2)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3)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1)投入工作量;(2)绩效;(3)效率;(4)充分性;(5)公平性;(6)适当性;(7)执行力;(8)社会发展总目标 补充 陈振明增发现误差、纠正误差 陈振明、郭巍青增意外效果。 陈振明:(1)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2)决定政策修正、调整、继续或终止的重要依据;(3)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4)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陈振明:(1)生产力;(2)效益;(3)效率;(4)公正;(5)政策回应度 宗鸥

文档评论(0)

pt54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