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种水稻育种技术--2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系法杂交稻育种技术 说明: a这种恢保关系是相对的 b不只是一对基因的作用 c微效恢复基因在不育系的转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d三系法也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能放弃. 选用亲本的原则a 育成的不育系与未来所配恢复系亲缘隔离的原则.亲缘关系的远近是杂种优势的基础,三系杂交水稻为什么比常规稻有如此大的优势?得益于当地血缘关系的A和东南亚一带的R.两系杂交稻优势为什么难突破,与S和父本的血缘混乱有一定关系选用亲本的原则 b 亲本性状优良原则杂种优势并不完全支持“水涨船高”的理论.但在双亲亲缘关系较远的前提下,选择优良性状的双亲配组,无疑会大大提高杂交组合的竞争优势. 性状优良的原则①?? 株叶形态,植株较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株叶形态不好的A用于生产的。②?? 异交性 谷壳较薄,柱头外露率高,闭合程度好。③?? 米质优,强调垩白粒少,整精米率高。④抗性,强调抗逆性好,光壳的不好,要抗寒性强,适应性广,抗稻瘟病 。 选用亲本的原则c 注重长远的原则政策:国家战略放在第一位市场:市场是变化的,预计8年、10年后的市场将会怎样效益: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十字方针中既体现了经济效益又注意了社会效益.耕作耕种制度和方式: 抛秧:晚稻生育期的特殊要求。 再生稻:生育期 头季米质 再生能力 强化栽培:边际效应 杂种优势 分 蘖能力 株高 机械化:抗倒 集约化 直播 :芽的顶土能力 水淹能力 生育期 。 翻秋:生育期 耐寒 选用亲本的原则d 具体选育可根据育种目标针对某一个性状改良,也可全面改良. 不育系的转育技术 a 不育细胞质源的选用 不必重新创造,野败质源 、D型、印尼水田谷、矮败、BT、红莲都可做为不育细胞质源加以利用. b 常规稻品种作轮回父本,成对回交转育 此种办法在三系选育的早期使用较多 不育系的转育技术 c 人工制保进行转育 二种方式: 一是待人工制保材料稳定后再转育, 先常规育种,再回交转育。 二是人工制保与连续回交转育同步 进行 转育过程中的性状选择育性: 逐代镜检,每一种类型的质源其花粉败育方式不完全一样,BT 滇型属配子体不育类型,野败、矮败、水田谷质源属孢子体不育类型,花粉镜检取舍应区别对待.检母本,实际是看父本。株叶形: 矮 一防制种时打920后倒伏,二防杂种优势F1株高过高倒伏。秆硬: 主要防制种和F1倒伏,新香A属秆细较软类型叶片直立: 但不要求超级杂交水稻叶片那样长直窄凹厚,此性状可通过选R来弥补.如A叶过长,制种要割叶,叶片尽管要求直立,但喷施920后能平展.叶色以淡绿为好。 转育过程中的性状选择粒形:长粒,或中长粒,谷壳薄,谷色金黄偏白,谷壳抽穗时遇低温阴雨不会变麻,内外颖勾合紧密,谷粒折断困难,腹白、心白小.开花习性:开颖率高,但不闭颖率低,近年育成的许多A有此毛病,如福伊A、316、丰源A等.花时早,且花时集中.开颖历其期较长,但不能过长,过长则开颖率高,柱头生活率低.柱头外露率高,要求达到60%以上,且双边外露率高.柱头大小适中,过大则易枯萎,活力不强;过小则不利花粉接收.柱头生活力强,柱头生活力一般可达5-7天,但品种之间有很大差异. 转育过程中的性状选择 落色: 叶青籽黄青枝绿叶,枝梗成熟时鲜活,谷粒成熟时鲜活,再生力强。抗性: 稻瘟病要特别注意;黑粉病往往与高异交率有关,应注意;纹枯病太感对制种和F1不利。 对逆境的耐性好,抗寒性较强,包括苗期抗寒,生育后期抗寒,抽穗扬花期耐低温阴雨.对高温的耐性较好,有的A在高温下授粉异交率很低。 如果A的抗逆性差,若遇R又不好,那么F1的抗逆性就会很差,适应性很差,不会有好的推广前途。 转育过程中的性状选择配合力配合力是选育亲本及杂交组合的关键,但在不育系选育时难以进行选择。怎么样做到A有强的配合力,还是要从亲本的血缘,遗传距离,某些已知的性状上作文章.在A的转育的较早世代(回交3、4)测交 看F1优势,测交的父本不能多,但测交的株系可以多.有的育种家强调以后每个世代都测,进行选择性淘汰。 转育过程中的性状选择可恢复性:可恢复性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特性,导致可恢复性差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只知现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可恢复性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可恢复性差的A有:协青早A、优IA、威41A、岳4A等。可恢复性好的有:珍汕97A、新香A、DA(可能与细胞质有关)。可恢复性差的A在生产中应用要特别谨慎,出问题的例子很多,如四优4号, Ⅱ优63。 转育过程中的性状选择可恢复性的测定是不育系育成之后需要进行测定的项目,其测定的方法和要领是: 把测交F1有意安排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抽穗,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