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微生物生长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辐射:是能量通过空间传递的一种物理现象。 与微生物有关的辐射: 电磁辐射:可见光、紫外光 电离辐射:χ、γ、β射线 。 (四)辐射 1、可见光: 波长在400—800nm的电磁辐射为可见光。 大部分微生物不需要光,少数菌需要光作为能源。 一般来讲,可见光对大多数化能微生物没有影响,但是,太强或连续长时间照射也会导致微生物死亡(光氧化作用)。 2、紫外线(UV) 波长在100 — 400 nm的电磁辐射为紫外线。 紫外线杀菌或诱变原理: 紫外线作用于DNA ,使其产生胸腺嘧啶二聚体,引起DNA结构变形,阻碍正常的碱基配对,从而造成微生物变异或死亡。 紫外线会使空气中的分子氧变成臭氧,臭氧释放的原子氧有杀菌作用。 其中波长在260 — 280 nm处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主要因为核酸(DNA、RNA)的吸收峰为260 nm,蛋白质的吸收峰为280 nm。 光复活现象:经紫外线照射的微生物,在可见光下,光可以激活DNA修复酶,该酶能修复DNA上的损伤,使微生物的突变率或死亡率下降。 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照射时间:照射时间长,死亡率高。 照射强度:照射强度大,死亡率高。 微生物种类及生长阶段:革兰氏阳性菌比阴性菌抗性强;多倍体比单倍体抗性强;孢子和芽孢比营养细胞抗性强;干燥细胞比湿润细胞抗性强。 应用:由于穿透力差,只适用于物体表面以及空气、水的消毒杀菌,也用于诱变育种。 χ、γ、β射线 ,波长短,能量高,有较强的杀伤力。 作用原理 :可引起水和其他物质的电离,产生游离基,使核酸、蛋白质或酶发生变化,造成细胞损伤或死亡。 特点:穿透力强,非专一性,作用于一切细胞成分,对所有生物均有杀伤作用。 应用:用于杀菌或菌种诱变。 一般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如500伦琴),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或诱发变异,高剂量(如10万伦琴)则可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γ射线是由60Co发出的高新辐射,电离作用和穿透力都很强,常用于食品灭菌。 3、 电离辐射 微波:微波的范围在915—2450 MHz/s之间。 机理:微波产生热效应,使蛋白质、酶等物质变性,导致微生物死亡。 特点:加热均匀,热能利用率高、加热时间短。 应用:食品消毒、灭菌。 (五)微波与超声波 超声波:每秒钟振动在1600以上的声波。 机理:引起膜破坏,细胞破裂,内涵物逸出。 应用: 破碎细胞,提取胞内物质(代谢产物、酶等) 杀菌,超声波杀菌效力大小与频率、强度、处理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常用的化学抑菌方法 消毒剂:可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但对人体也可能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试剂。 ——主要用于抑制或杀灭物体表面、器械、排泄物和环境中的微生物。 防腐剂:可以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长,但对人体或动物体的毒性较低的化学药剂。——用于肌体表面,如皮肤、粘膜、伤口等处防止感染,也有的用于食品、饮料药品的防腐作用。 ☆但现时消毒剂和防腐剂间的界限已并不很严格。 (一)消毒剂和防腐剂 1、消毒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一般有下列三种方式: ①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发生沉淀。如酒精等。 ②破坏菌体的酶系统,影响菌体代谢。如过氧化氢等。 ③降低微生物表面张力,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发生破裂或溶解。如来苏儿等酚类物质。低浓度时,会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起刺激作用,随浓度的增加,相继出现抑菌和杀菌作用,因而形成一个连续的作用谱。 2、关于消毒剂、防腐剂或化学治疗剂的药效和毒性的3个指标 ①最低抑制浓度:评定某化学药物药效强弱的指标。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某化学药剂抑制特定微生物的最低浓度。 ②半致死量:评定某药物毒性强弱的指标。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能杀死50%实验生物时的剂量。 ③最低致死量:评定某药物毒性强弱的另一指标。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药剂能引起实验生物群体100%死亡率的最低剂量。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醇类 70%—75%乙醇 脱水、蛋白质变性 皮肤、器皿 醛类 0.5%—10%甲醛 2%戊二醛(pH=8) 蛋白质变性 房间、物品消毒(不适合食品厂) 酚类 3%—5%石炭酸 2%来苏儿 3%—5%来苏儿 破坏细胞膜、蛋白质变性 地面、器具 皮肤 地面、器具 氧 化 剂 0.1%高锰酸钾 3%过氧化氢 0.2%—0.5%过氧乙酸 氧化蛋白质活性基团,酶失活 皮肤、水果、蔬菜 皮肤、物品表面 水果、蔬菜、塑料等 3、常用的消毒防腐剂及其应用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重 金 属 盐 类 0.05%—0.1%升汞 2%红汞 0.1%—1%硝酸银 0.1%—0.5%硫酸铜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变性、沉淀蛋白 蛋白质变性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