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收支理论 一、弹性分析理论(The Elasticity Approach) 国际收支弹性分析理论,也称“弹性分析法”,旨在运用马歇尔的弹性理论,分析汇率变动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主要研究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特别注重分析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注重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所需要的条件。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有四个假定: 1、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几乎为无穷大。 2、不考虑资本流动,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 3、其他条件(包括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不变。 4、贬值前贸易账户处于平衡状态,即出口等于进口。 令F为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X为以本币表示的出口额,M为以外币表示的进口额,B为以本币表示的贸易账户差额。则有: 即贸易差额是进出口和汇率的函数。对此函数的变量F求导数得: 根据第4条X=FM,即1= 代入上式,得: 其中,括号里的第一项为出口量变动率对汇率变动率的比,根据弹性的定义,它就是出口需求对汇率的弹性,简称出口需求弹性,记为??,即: 同理,括号里的第二项为进口需求弹性,记为?m,由于本币贬值对进口影响的方向与出口相反,若 取正值,则 取负值,所以有: 将两个字母代入模型,则模型变为: 对此模型而言,使贸易账户净差额增加的必要条件是大于0,而只有使??+?m-1大于0,才能使大于0。所以: ??+?m 1 这个条件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指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如果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该国货币贬值会带来贸易收支帐户的改善。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通过贬值本币实现贸易账户净差额增加的必要条件。 的需要说明的是,??与?m虽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但汇率的变化只有通过价格的变动才能作用于进出口,所以,进出口需求弹性实质是价格需求弹性的一种表示形式。另外,商品和劳务对汇率的变动有相同反映,所以,将贸易账户B换成经常账户CA,该条件仍然成立。 (二)毕肯载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Bickerdike-Robinson-Metzler Condition) 马歇尔—勒纳条件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但实际上供给弹性不一定无穷大。在进出口供给弹性不是无穷大的一般情况下,马歇尔—勒纳条件不再适用。 原因在于出口供给受到供给能力的限制,当出口品需求量增加时,出口品的本币价格会提高,。所以,通过贬值扩大出口能否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取决于出口供给与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供给与进口需求弹性的比较。 如果用??和?m分别代表出口供给弹性和进口供给弹性,那么,当???m ???m时,本币贬值就会使贸易净差额减少;当???m ????m时,本币贬值会使贸易净差额增加;而当???m =???m时,本币贬值不会使贸易净差额发生变化。所以,当进出口供给弹性不是无穷大时,通过较为复杂的推导可得出本币贬值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的条件: 此条件称为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 (三)贬值的时滞问题—J形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 贬值是否能立即引起进出口数量的变化,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通常认为在短期内,即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贬值也并不能立即引起贸易数量的变化,从进出口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到贸易数量的增减需要一段时间,即存在时滞。在这一期间内,贬值不仅不能改善国际收支,反而会使其状况恶化。这一现象被称为“J形曲线效应”,它描述了本币贬值后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变化的时间轨迹,由于酷似字母J而得名。 J曲线效应(J Curve) 根据经济学家马吉(S.P.Magee)的划分,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货币合同阶段(Currency-Contract Period)。在这一阶段,进出口合同是在贬值以前签订的,进出口数量和价格不会因为贬值而立即变化。 2.传导阶段(Pass—Through Period)。在这一阶段,进出口价格在签订合同时开始改变,而数量由于进出口供求粘性还不会改变。 3.数量调整阶段(Quantity-Adjustment Period)。穿越了传导阶段以后,进出口数量开始能够随着价格变动进行调整,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正效应开始起作用,国际收支逆差逐渐得以改善。 (四)弹性分析法的政策含义及评述 弹性分析法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此时正值金本位的末期,国际金融秩序混乱,许多国家企图通过本币贬值获得贸易利益,但贬值是否能获得利益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证实,弹性分析法在此时的政策意义非常明确:本币贬值未必能得到利益,贬值的效果与一国的经济条件有关。弹性分析法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仅限于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这与20年代经济学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标准】GB∕T 35450-2017 聚碳酸酯薄膜及片材.pdf
-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doc VIP
- 青19J2青19J3建筑专业(三):建筑用料及做法+屋面.docx
- 项目安全资料标准化实施手册 (1).pdf VIP
- 2022年成都市武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机械设计软件:Creo二次开发_(2).CreoAPI基础.docx VIP
-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名著《水浒传》阅读导航+情节概括+思维导图+原文批注+阅读训练初中语文.docx VIP
-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ppt VIP
- 1+X快递运营理论测试题.docx VIP
- 9.29事故抢险救援战评总结.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