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曾宪桃二零零八年十一月 一 地应力的形成及特点 岩体的初始应力指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存在的内在应力,在地质学中,通常又称它为地应力 地应力的成因:岩体的初始应力主要是由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运动所引起的 地应力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因果关系 整体上讲地应力是一切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动力,反过来地质构造又会影响到地应力的大小和分布 二 垂直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垂直应力:上覆岩层的重量决定垂直应力的大小。垂直应力随深度成线性变化 垂直应力的大小大概相当于按平均密度γ为2.7g/cm3计算出来的重力γH 三 水平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水平应力:由于岩体受垂直方向的挤压,和水平方向的约束,而形成水平应力 垂直应力与水平应力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最终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水平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平均水平应力通过研究南部非洲、美国、日本、冰岛及加拿大等地区的应力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尽管随着地质环境的变化其结果有所差异,但揭示出地壳内水乎应力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关系增大是普通规律 四 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之间的关系 在均匀岩体中,岩体的自重初始应力状态为 式中,λ为常数,称 为侧压力系数,λ1 五 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大小 一般来说,水平应力要大于垂直应力。 原因分析: 地球是一个球形体,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指向地球的中心,在强大的重力作用下,会在地壳中产生巨大的环向压力,即水平应力 一般来说,这一压力要远远大于垂直压力。从而形成地球岩体中复杂的地质构造。也给地压空间的支护带来很大的困难。 六 岩体构造应力 地壳的各种地质构造是在大范围内巨大的地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和形成的。 在各个不同的地质年代里,都有不同的地质构造运动发生,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一般需要很长时间。 在同一个地区,一个构造运动结束之后,或者就在这个构造运动发生的过程中,又有新的构造运动发生,就会形成新的构造应力场与老构造应力场的叠加,构成复杂的复合构造应力场。 各种复杂的地质构造就是在长期的地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 七 岩体构造应力 由地质特征推断的应力方向(a)~(e)均为平面图 八 影响岩体初始应力状态的其他因素 (一)地形 地形的起伏会影响岩体内的自重应力。但这种地形的影响只是在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较明显。 山谷的谷底的应力由于凹口的应力集中而很大。在均质岩层中,凹口的应力集中现象还比较规则,而在非均质岩层中,岩体中的应力变化还会随岩性的变化而变得更复杂 。 (二)地质条件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自重应力也有影响。 背斜褶曲的影响,在褶曲两翼显示出应力增大,而在褶曲中部则应力降低。 在向斜的两翼会出现应力降低、而在向斜核部显示出应力增大的现象。 (三)岩性对地应力的影响 在地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使岩体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因而使岩体中储存着弹性能,岩体的塑性变形使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及位能。 或者由于岩体的流变特性,使得构造应力场中的地质构造应力得以部分释放。 因此,在地质构造运动中,岩体中储存的能量是通过弹性变形才能达到的,岩体的弹性变形越大,则岩体储藏的能量就越多。当岩体中的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岩体产生破坏。 (四)岩性对地应力的影响 除岩体中保存一部分残余变形外,其储存的能量将部分或全部释放,构造应力也就部分或全部消失。若岩体中的应力尚未达到强度极限,但由于岩体的蠕变特性,也会使构造应力部分消失。因此,地质构造运动产生地质构造应力,但岩体中储存的构造应力不可能无限地积累起来,视所处地区不同或地质条件不同,岩体的构造应力可能全部或部分释放,成为残余应力。 (五)水压力和热应力 存在于岩体裂隙或孔隙中的水,静止时呈现静水压力,流动时产生动水压力。 在通常情况下,静水压力只是起到减轻岩体质量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水的密度与所考虑点的水头高度的乘积。 岩体中地下水位的升降,可引起岩体重量的减少或增加,因此,静水压力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产生的作用。 九 岩体初始应力状态 岩体的初始应力主要是由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运动所引起的。 岩体的地质构造应力与岩体的特性(如裂隙、弹性、塑性、粘性等)有密切关系,也与的地质构造运动以及与历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例如断层、褶皱等)有密切关系。 每一地区都有一个特定的应力场。 十 次生应力场 这种应力场是指人类在岩体中开凿硐室,而使原有的应力场遭到破坏,地应力会在硐室周围形成一个新的应力场。这一应力场次生应力场。并在硐室的围岩中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特点:范围小,仅分布在硐室周围; 由原始的地应力和硐室形状共同决定; 可用数值分析的办法来模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配套教学课件(全册).ppt VIP
- 古交河口 100MW 风力发电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VIP
- (高清版)B-T 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pdf VIP
- 5G技术发展分析PPT.pptx VIP
- 2025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37)).docx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实验报告单.pdf VIP
- 执法资格证高级考试考点整理.pdf VIP
- 保洁绿化员工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民俗文化学发凡.pdf VIP
- 核电行业深度系列报告:四代核电渐行渐近,可控核聚变稳步前行(202309).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