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44—1945年取得了两个重要的物探发现,头一个是位于霍恩矿山东北8公里杜弗列斯诺瓦镇的麦克唐纳矿床。沿流纹岩——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在一见有零散含有色金属硫化物矿苗的地区内,用地面电磁法圈出了一个地下导体。这是在诺兰达地区第一次用地面电磁测量成功地圈出了一个致密块硫化物矿床。该矿床产于8米厚的覆盖层下面。 然而重要的物探见矿却是在1945年发现的奎蒙特(Quemount)矿床。该矿点位于霍恩矿山附近,总的来看,地处霍恩克里克断层以北,当时认为该断层是这部分矿区矿石侵位的边界构造。在此之前的20年间,许多地表和地下 勘探都未获得成功。卓有成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面磁测,它圈出了几个磁异常。这些异常都由采矿公司系统地打了钻。发现块状硫化矿与沿奥西斯科湖北岸分布的一个磁异常有关。这一重大发现是确定和圈出靶区的一个重要的典型例子。 1947年,由于受到发现奎蒙特矿床的鼓舞,继续进行了经验地质调查。结果导致在奎蒙特矿山以东4公里处发现了德尔多纳(D’Eldola)矿床。在靠近北东走向的辉绿岩墙处(该岩墙的延伸在霍恩矿山附近通过), 地表见有弱浸染的黄铁矿硫化物。该岩墙穿过一套斑状流纹岩,在该处,后来的一项钻探计划导致在地面下150米深处发现了一个黄铁矿一闪锌矿扁豆状矿体。 该阶段的最后一个事件发生于1949年,继在一个始于1938年的评价钻孔的第三次加深之后,在一个短距离钻孔(step—out hole)中发现了东怀特矿床,该矿床位于杜弗列斯诺瓦镇,在1925年发现的老怀特矿床东北1.2公里处。这个新矿床自地表向下倾斜,产于与 老怀特矿床同样的岩性接触带上。在评价钻孔中已识别出这个接触带。该矿床位于地下400米,其下为典型的蚀变岩筒;该矿床似与流纹岩(怀特)上表面的一个穹窿构造有关,其位置为0.4公里厚的安山岩(阿穆到持)所掩盖,部分有闪长岩侵入。这一发现对该区的地质认识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晚期见矿年代(1955一1977) 继续采用在许多致密块状硫化矿地区行之有效的地面电磁系统.在诺兰达地区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电磁测量。里奥廷托公司开展了一项这类测量(车载电磁系统),并且是沿着已知下伏为长英火山岩的公路网进行的。结果于1956年在杜弗列斯诺瓦镇东北部发现了莫布伦(Mo b run)矿床,该矿床位于霍 恩矿山东北17.7公里处(Siegel et a1.l 957)。此外,在钻探验证异常之前,重力测量协助证实了致密块状硫化矿床的存在,并由戈茨(Goetz,1958)根据重力测量结果做了储量估算。 这个阶段是以总结前人三十多年获得的经验地质知识开始的。但是,地质见解的重大进展是随着新的成矿概念的提出。 1957年联合锌矿公司发现的沃兹(Vauze)矿床位于东怀特矿床西北2.4公里,是基于对已有资料的革新解释找到的,规模不大,但它却是第一次用经验方法配合萌芽期配合火山成因概念发现的。这一发现打开了大范围的已知下伏为有利的(怀特)流纹岩的地下领域,但是上面却为广泛发育的(阿穆列特)安山岩所覆盖。 在解释钻探资料的基础上,各个公司对资料都做了大量的艰苦分析。利用长英岩层的等厚线和构造等值线图,着重点放在确定怀特流纹岩的地下轮廓上。这一岩层幸好倾斜较缓,经过长时期未见矿阶段之后,1961年由杜弗特湖(Lake DufauIt)矿山打的124号孔,在杜弗列斯诺瓦镇发现了诺贝克矿床,该矿床位于东怀特矿东北2公里,埋深为335米。 1963年,有关利用汞作为地球化学指示元素发现隐伏硫化矿床的地球化学文献(Fursov,1958;Ozerova,1959}Hawk e s and Williston,1962)引起了法尔肯布里奇勘探公司(Falco bridge Exploration)的注意。此外, 早先发表的有关在犹他州东廷提克(Ea st l 1 nti c)地区的球化学调查资料(Loveing et a1.,1948)表明,分析来自隐伏矿床断裂前缘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获得有意义的资料。 法尔肯布里奇公司使用一种简便的S-1勒梅尔(Lemai re)探测器,对在新近发现的诺贝壳矿床附近采集的地表和岩心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于探测的汞的异常量为150一300PPb。 在囊括460 X 210米面积的矿床之上的盖层岩石中发现一个明显的原生分散晕。地表晕覆盖的面积几乎是代表这类矿床特征的蚀变岩筒面积的四倍。 在随后的两年间,对该区的诺贝克和其他隐伏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调查。发现汞的分布限于细微的断裂网络(在诺兰达词汇中称网状蚀变),说明汞确实是从下面渗漏上来,并在周围岩石中留下了一种易于探测的三维烙印。此外,最大和最高幅值 的汞异常(300--1200ppb)多与含相当数量锌、银或碲化物矿化的致密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