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时讲练通】2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

【课时讲练通】2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讲练通】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有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这反映的实质是(  ) A.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 C.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D.商鞅奢侈浪费 2.(2013·怀化高二检测)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2013·南通高二检测)一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4.“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 ①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②增加户数,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③形成奋发图强的社会风气 ④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2013·东莞高二测试)纵观古今中外的改革,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最突出的相同点是(  ) A.都重视农工商业的发展 B.都采取了中庸的立场 C.都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 D.都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6.(2013·济宁高二检测)(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人”应代表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7.(2013·肥城高二检测)下列对商鞅变法局限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B.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C.连坐法的实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8.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只有改革才能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 ③只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就会一帆风顺 ④改革者往往面临巨大风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2013·福建文综·T41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10.(2013·枣庄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指出评论者的基本立场。 (2)材料二评论商鞅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体现了商鞅加强戒备,以防仇家报复。而这正体现出商鞅变法所面临的艰难环境和巨大的阻力。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实际考查变法的影响,A、C是变法实施的原因,B是变法的影响,但奴隶主贵族会阻碍变法的实施,故不符合题意。商鞅虽死,但其变法的部分内容依然实施下去,说明其变法顺应了当时时代的需求。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废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建立起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4.【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k80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