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题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4汉语言 田昭波 一、填空 1.元曲 2.《西厢记》 3.《牡丹亭》 4.《秋思》马致远 5.关汉卿及代表作品 6.清三大家 7.江左三大家 8.《水浒传》鲁智深武松林冲宋江1)、林冲,不堪高俅父子的阴谋陷害,在家破人亡、步步被逼的情况下,毅然走上了起义道路。上梁山后,又火并了嫉贤妒能的王伦,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李逵,出身贫苦农民,主动走上梁山。对统治阶级不存幻想;柴进受到殷天锡的欺负而幻想靠条例打官司,他说:“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我只是前打后商量”。统治阶级的法律制度,大宋皇帝的宝座,都不在他眼下。上了梁山就是:“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人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 3)、鲁智深,渭州经略府提辖官,既无家室,又无产业。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仇恨,对各种罪恶势力采取主动挑战的态度。“禅丈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概括了他的性格。因为同情金氏父女的遭遇,三拳打死了恶霸郑屠。由于痛恨高太尉对林冲的陷害,挺身而出让高俅吃他“三百禅杖”,进而大闹野猪林,粉碎了高太尉的阴谋。 4)、武松,武艺高强,秉性刚烈,对上层社会的恶势力和不义行为有坚决斗争的精神。从杀死凶手潘金莲和醉打蒋门神事件中认识到封建统治者的真面目,逐渐加深了对他们的反抗情绪。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长期积压在胸中的仇恨全部爆发出来,终于走上团结起义的道路。 5)、宋江,是起义军的领袖。他反对强暴,反对贪官污吏,同情人民疾苦,好“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生辰纲事发,他“担着血海也似的干系”营救过晁盖;为维护和梁山的关系而杀了阎婆惜。他能把大部分梁山好汉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由于出身地主家庭,本身又是“刀笔小吏”,他具有浓厚的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在他看来,政治黑暗是奸臣蒙蔽圣君的缘故。他一面援救晁盖等人,一面却又认为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是“灭九族的勾当”,“于法度上却饶不得”。他上梁山是勉强的,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直到浔阳楼题了反诗,事发被判死刑,由梁山好汉救出,才不得不走上梁山。 9.临川四梦 10.《西游记》(“人、动物、神”三位一体) 11.冯梦龙《文心雕龙》及“三言” 12.徐渭的戏剧作品《四声猿》 13.梁启超的诗界革命和史学革命 14.《》黄宗羲 15.《儒林外史》 16.孔尚任《桃花扇》 17.朱权和朱有燉 18.明清《浣溪沙》 19.沈德潜(和什么理论有关)清代诗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主要成就 在诗论上提倡“格调说”肌理说 21.性灵说 22.桐城派 23.“二拍”及作者 24.《金瓶梅 25.张岱(代表作品)》(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6.宗臣 27.洪昇 28.白朴 29.四大南戏(元曲) 30.《琵琶记》 31.《赵氏孤儿 二、单项选择 三、名词解释(考四个) 1.南戏(时间、特点)南戏是中国的百戏之祖。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是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运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不受宫调限制,且可随时换韵。南戏的角色主要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种,演唱的方式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没有一人主唱的规定,根据各种上场的角色需要均可演唱。 2.前后七子(时间、代表人物、文学主张)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种复古,实为拟古。这群作家凭着少年锐气,起身反抗箝制士人思想,迂腐不通的八股文以及雅正有余,生气缺乏的台阁体。 至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重新在文坛举起了复古的大旗,声势赫然,为众人所瞩目。后七子中以王世贞声望最显,影响最大。特别是1570年(隆庆四年)李攀龙去世后,更是成为文坛宗主。 3.神韵(代表人物、主要主张):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清初诗人王士祯,是“神韵说”的集大成者。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 4.公安派(时间、代表人物、主张、作品)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