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之生理病理认识 《内经》在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上亦非常重视“平”。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五脏不平,六府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 《素问·至真要大论》进而认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认为偏嗜日久,会引起平衡的失调而致生命的夭折。 《素问·三部九候论》强调:“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平”的认识 “平”又如何解释呢? 《广韵》说:“平,正也”。又:“平,和也”。 《左传疏》说:“平者,和也”。又:“治也”。 平和中正,是中医诊断治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大学》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的运行,万物的生育,都离不开“平和中正”,所以中医把健康之人谓之平人是非常恰当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是说调阴阳使平,简称为调平治法。 “平”的认识——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对于“平”的认识,还要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段重要论述来展开。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关系最为紧要的不是单纯的平衡问题,中医不是从数或量上进行推断,而是从“象”上进行这种平衡的判断,这个象的特点就是“阳密乃固”,王冰注云:“阴阳交会之要者,正在于阳气闭密而不妄泄尔”。 后世诸家均从此说,认为人体阴阳平和中正的关键,在于阳气的固密,只有阳气固密在外,阴气才能固守于内。 临床的角度对“平”的认识 张仲景治疗失精家之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汗漏不止之用桂枝加附子汤等就是对于阳密乃固的应用。 对于年青体壮之“阳强”之人,如连续敖夜,或运动过度,或房劳过甚等“太过”之人,亦有可能导致体内“阴气乃绝”而亡。 这里所谓的“阴气”,可以说是人体的储备能力,此阴气也就是含有阳的阴气,一如太极图中阴阳鱼,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物质,阳密于其中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运动。 太极图中阴阳鱼 阴平阳秘的理解 对于“阴平阳秘”的理解,多认为只有在阴精宁静不耗,阳气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精神旺盛,使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李中梓在《内经知要·阴阳》中说:“阴血平静于内,阳气秘密于外,阴能养精,阳能养神,精足神全,命之曰治。” “阴平阳秘”的临床理解 从现代临床医学角度来理解,对于危重患者其出入水量要求作详细记录,并尽可能保持出入水量的大致相等,在中医水液代谢角度理解,也可以说是对“阴平”一个很好的诠释,说明“阴平”是极为重要的。 “阳秘”又当如何?“阳秘”实质上涉及人体能量代谢问题、内分泌的功能问题、人体的潜能问题、或含阳的阴气的多少问题等,这些有无充足的储备,如储备充足,说明阳气秘藏得非常好,人体的寿命才能延长,才能使生命转危为安。 张仲景对于保胃气非常重视,保养好了胃气,阳秘才能得以补充和秘藏,否则会消耗得干干净净。 现代急救医学经常运用的静脉营养或肠道外营养,为“阳秘”提供另类之方法,从而得以挽救那些口不能进食的病人生命。 仲景学说与调平治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本”,就是从阴阳着手。故进一步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就是根据《内经》的理论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效果,使之成为中医不朽之经典,不论是治疗伤寒类外感疾病,抑或是治疗内伤杂病,都有很好的调平之法。。 重视阳气与固护阳气是主线 《素问·天元纪大论》认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与阴阳气的关系密不可分,故六经辨证治疗提供一个可行的分阶段进行调平治疗的方法。 在阴阳关系中,重视阳气与固护阳气是主线,温补之药与温补之方的应用是仲景方剂应用的主流,其他治法与方药是权宜。 可以说,仲景是一个基于温法为主线的调平治疗 温法治病——桂枝汤类方 桂枝汤类方、四逆汤类方、理中汤方等是其运用温法治病的主要内容。 后世医家称桂枝汤为群方之冠。其中桂枝在《伤寒论》113方中就有43方使用,占38%;在《金匮要略》262方中就有50方使用,占19%(不含附方)。 《本经疏证》认为用桂枝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 桂枝汤加减变化在临床各科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基于桂枝汤通阳与调和营卫的基础,进而平调阴阳、气血。 本人桂枝汤类方常用于心悸怔忡、不寐、项痹、胃痛等,使用恰当有确实疗效。 温法治病——四逆汤类方(1) 四逆汤类方由附片、干姜、甘草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