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目送归鸿_手挥五弦.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嵇康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之一 一、知觉与表象 二、想象与联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陆游生活在祖国分裂的年代, 陆游在青年时与表妹唐琬结为夫妻,彼此情深意重,却由于父母之命,被迫分离,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天,他们在沈园偶然重逢 。陆游回忆往事,感慨万分,既兴在沈园园壁题写《钗头凤》词一阕。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回家后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去世了。 三、通感 通感:又称联觉,指美感活动中视觉、听觉和其他的各种感觉,如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它是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觉能够和其他感觉相联系,从而产生感觉的转移、转化和渗透的一种心理现象。 艺术中的通感现象 1、通感是艺术家的一种本领 2、通感是对欣赏者的一种要求 视觉→听觉:红杏枝头春意闹。 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 听觉→视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 发 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视觉→触觉:促织声尖尖似针。 听觉→嗅觉:哀响馥若兰。 嗅觉→听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情感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美感过 程中的情感状态尤其显得强烈、深沉和持久。 理解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它帮助 人们更好地了解审美对象的文化背景、象征意义、相关联的其他知识等。充分地理解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可以便我们更好地进入欣赏状态。 四、美感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李泽厚的观点 美感的本质是内在自然的人化。 内在自然:人的感官以及情感、需要、欲望等。 内在自然的人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生理性的、动物性的内在自然变成社会性的、人的内在自然。 内在自然的人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感官的人化;二是情欲的人化。 外在自然的人化: 指人改造生糙的自然,创造出新的第二自然,并在对象世界中打下人的烙印,展示人的本质力量。 外在自然的人化促进了美感的产生。这个过程是美感的感觉器官在外在世界中寻找美,发现美,产生出美的过程。 手势语言——初步的口语。语言的出现促进了原始人大脑和思维的发展,使他们能在自然界中发现美,在自己的劳动产品中见到美,这时,美感就产生了。 外在自然的人化,还促进了美感的发展。美感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实践。随着实践范围向外扩展,人的审美领域和审美视野也逐渐扩大。 外在自然的人化促成美感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它促进了内在自然的人化。 节奏是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人类出现之后,自然节奏才成为人的审美对象。而且,人在有节奏的劳动中体现了自身的潜力、创造力和运用自然规律获得的自由感,节奏具有了审美意义。 五、美感的特征 我们把美感的社会性作为美感的本质,但是美感还具有鲜明的自身特性。 鲁迅在评价普列汉诺夫的审美观时提出:“社会人之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的观点的,到后来才移到审美的观点去。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然而美的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 美感的个人直觉性 在对审美对象直观的、具体的感觉中,人们无需借助抽象思考和逻辑判断进行理性分析,就能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感知到对象的美丑。 美感的社会功利性 在美感的个人无功利中,潜伏着社会功利性,即美感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一些需求。 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提到,原始民族用虎的皮、爪、牙齿或野牛的皮和角来装饰自己,并不是出于美感,而是把它们作为灵巧和力量的标志。非洲许多部落的妇女手脚戴着铁环,因为铁环是富裕的象征,戴铁环是美的。 美感的其他特征: 情感性、愉悦性。审美感受是动情的、愉快的,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刘鄂在《老残游记》中描写听王小玉说书的美妙:“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六、美感的差异性 美感存在个体差异性。以下我们着重讲一下美感在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之间的差异。 各个时代由于受到不同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制约,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审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固有的差异,从而形成美感的时代性。 普列汉诺夫在

文档评论(0)

25188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