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第一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课程的名称和性质 为什么要学习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下属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根据学科自身发展趋势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课程论、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学科整合的产物。要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对这门课程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 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 鹅卵石与钻石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的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旨意。   神出现了,神开始说话了:“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后悔。”   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   现在我们觉得没用的知识,就像鹅卵石,将来有可能变为无尽的财富。   好好捡起每一颗鹅卵石,将来有机会会变成钻石的。好好学知识,将来会对自己创业有用的。过来人常常慨叹“书到用时方恨少”,而处在求知的学生却时常感到“书读万卷亦如此”,文中鹅卵石变钻石的关键是神的点化,而知识技术转变为生产力,关键在人的智慧。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会教育好每一个人。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p3 (一)现象 问题 规律 (二)事实问题 价值问题 技术问题 (是什么 为什么 如何做) (三)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 揭示规律 确立价值 优化技术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史p7 ㈠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萌发 ㈡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教学论》 ㈢20世纪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 ㈠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萌发 孔子 《学记》 汉唐: 独尊儒术;韩愈师说 宋明: 张载因材施教;朱熹直观教学;王守仁知行合一。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继承、整理古代的典章制度,并作为教材。 从教40载,桃李满天下。 提出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学而时习之等教育理论。 其思想主要记载于《论语》中。《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相与问答的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 “六经”、“六艺”; 《学记》 中国先秦时期的《学记》(共1229字),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它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师的地位、作用和师生关系,教育内容及其开设顺序,并总结了教育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拂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拂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在西方,苏格拉底提出了“产婆术” 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影响了罗马及以后欧洲的教学。 雅典的文雅教育孕育了古希腊课程与教学思想。 古希腊的课程与教学思想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上强调理性;二是课程设置上重视和谐,围绕人的和谐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以“七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三是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四是主张启发教学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午)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这本书大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手稿遗失近1400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1415年在瑞士圣·高尔女修道院藏书楼,被著名的古籍搜集家波尔齐奥·布拉秋利尼发现 。全书12卷,不仅总结了他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也总结了古代西方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 (二)独立形态的教学理论产生 学术界一般认为,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 (三)教学理论的发展 卢梭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夸美纽斯教学思

文档评论(0)

3wioonra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