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隧洞施工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水文、气象条件 3 2.3地形、地质条件 3 3.施工方案 3 4.施工方法 4 4.1开挖 5 4.2支护 8 4.3隧洞下部施工 9 4.4出渣 9 4.5物料及大件设备下放及人员入井 10 4.6作业循环 11 4.7过破碎带施工 12 4.8隧洞防治水 12 4.9通风 12 4.10安全监测 14 5.辅助系统和设施 14 5.1简述 14 5.2供电、信号 14 5.3供水 15 5.4排水 15 5.5供风 15 5.6提升 15 5.7施工材料运输 16 6.劳动作业组织 16 7.工期安排及保证措施 17 7.1主要施工进度指标 17 7.2工期保证措施 17 7.2.1技术措施 17 7.2.2 组织措施 18 7.2.3经济措施 18 7.2.4材料供应措施 18 8.质量保证措施 18 8.1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 18 8.1.1配合比控制 18 8.1.2原材料质量控制 18 8.1.3施工工艺的控制 19 8.2掘进质量控制 20 8.2.1钻孔要求: 20 8.2.2周边孔光爆参数: 20 8.3.3钻爆作业注意事项 20 8.4顶帮锚杆安装 20 8.5保证质量目标的组织技术措施 20 8.6质量检测手段 21 9.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1 9.1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21 9.2井口(封口盘)管理制度 22 9.3竖井提升系统管理制度 22 9.4竖井防坠措施 23 9.5吊盘运转及检修安全措施 24 9.6通风管理规定 24 9.7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24 9.8季节性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6 9.8.1防洪 26 9.8.2防冻 26 9.9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26 9.10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26 9.11超前地质预报管理措施 28 9.12紧急停电人员撤退措施 28 10.文明施工及消防措施 29 10.1文明施工 29 10.2消防措施 29 11.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29 11.1环保目标 29 11.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29 11.3水环境保护 30 11.4水土保持措施 30 输水隧洞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2)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 (3)《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 (4)《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 (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6)《水电水利工程斜井竖井施工规范》(DL/T 5407-2009) (7)《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13) (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 (SL632-2012) (9)《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 (SL631-2012) (10)《凿井工程图册》 (1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该段输水隧洞主要技术特征见表2-1。 2.2水文、气象条件 本流域因受高空西风气流的控制,且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天气干冷晴朗,常有寒潮侵入,1月~2月为全年最冷季节;春季气温回升缓慢,雨量也随之增加;夏、秋季节,因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带来大量的水汽,空气湿度增大,降雨量增多,其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0%以上。本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雨量集中,春、秋季短且多风,气温日、年较差大,无霜期短,雨量少,蒸发大,空气湿度低。 河南气象站1951年建站,根据河南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9.8℃,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5.3℃,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2.4℃。平均年降水量311.7mm,年蒸发量1446.4mm,最大风速17.0m/s,最大冻土深103cm。 2.3地形、地质条件 本工程区为白垩系下统河口组泥质砂岩、粘土岩和砂砾岩,岩性较软,流水冲蚀严重,风化作用较强,沿线最高山峰海拔2398m,位于脑和尚沟下游,最低海拔1973m,位于下庄村附近大岘子沟处,相对高程200~400m,沿线冲沟发育,沟底与分水岭相对高差小于200m,地貌形态以低中山为主,地势总体东高西低。沿线发育上滩沟、周家脑沟、茅茨沟、打柴沟、庙儿沟、脑和尚沟等6条冲沟,冲沟依地形发育,走向110°~125°,与线路交角40°~60°,冲沟切割较浅,最大切割深度约60m,沟内干涸,沟底普遍可见由青灰色、深灰色变质安山岩、变质玄武岩等洪积块碎石。 3.施工方案 (1)开口:工程施工至竖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