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胡曾对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的看法怎样? (2)概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3)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
(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3)同意胡曾的观点。理由是: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除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外,主要是为了隋炀帝巡游江南、炫耀天子威严提供条件。大运河开通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多次乘龙舟游江都,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大运河的开凿正是隋炀帝暴政的体现。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榆,其利也博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1)隋朝大运河。(2)隋炀帝(3)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4)北京、扬州。
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 2000 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请回答:(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2)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3)假如开凿运河的统治者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1)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经过通济渠和邗沟。
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
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材料中所说的“唐朝前期出现的治世、盛世局面”是指哪些?分别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除上述两位皇帝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是哪位皇帝?他们三人有哪些相同的
治国措施???????????????????????????????????????????
(3)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什么?“朕”是谁?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促使国内出现
了什么局面??????????????????????????????????????????????????????????
(4)请举一个国内民族融合的事例。????????????????????????????????????????????????????
(5)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 ??? (1)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时期;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时期。原因: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发展生产,虚心纳谏,重用人才。(2)武则天;措施:都重视发展生产,重用人才。(3) 分别指汉族和少数民族;“朕”指唐太宗(李世民);出现了国内民族融合,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局面(或和同为一家的局面)。(4)文成公主入吐蕃(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吐蕃等。(5)启示: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②正确的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五. 材料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赏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回答:(1)材料一中的“以古为镜”和“以人为镜”是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