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8.?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3.原则: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B.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C.加剧了人地矛盾 D.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2.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露天焚烧 C.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2014·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 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014·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完成23~24题。 24.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直面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 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文明时期 《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工业革命以来 荒漠化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历史阶段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的表现 采集渔猎时代 原始的平衡 依赖与崇拜自然 农业文明时期 对抗性增强 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 工业革命以来 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一、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全面呈现 不协调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提出“ 人定胜天”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工业革命”以来 生产力水平有了 很大提高,但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 对抗性 明显增强 耕作和灌溉技术 的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 土地 、 等资源 农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 保持原始的 平衡关系 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发展缓慢,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 采集渔猎时代 产生根源 人地关系 人类活动 历史阶段 例:右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 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 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 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 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 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和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2)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B C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 (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直面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 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表现 水资源、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和能源等短缺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地域 差异 发达国家更突出 农村地区、 发展中国家严重 城市地区、 发达国家严重 探究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 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还造成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 森林火灾等 滥垦、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校企业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 VIP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百师联盟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范本).docx VIP
- 蟋蟀的住宅-课堂演示课件.ppt VIP
- 《环境化学导论》课件.ppt VIP
- 商务统计学第八章习题chap08-TIF-BSAFC5.pdf
- A级景区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清单.docx VIP
- 南方GPS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实例).pdf VIP
- 新22J07 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VIP
- DB32/T 3545.7-2024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管理 第7部分:血液透析用水卫生检测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