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规划设计
第一部分 背景
地质条件
成都轨道交通一号线北起动物园,南至华阳两江寺,线路总长26.7km,成都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为一号线的一部分,北起红花堰,南至规划的世纪广场,线路总长15.15km。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前缘,属岷江冲洪积、冰水沉积形成的扇状向东和东南微倾斜的宽阔平原。基岩埋藏较深,工程建筑的持力层及围岩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地层,但不同的地貌单元,岩性及岩土组合也有较大差异。线路通过地段上部为人工填筑层,可塑粘土或粉质粘土、粉土,下部为卵石土,卵石粒径大部分为4-9cm左右,部分大于12cm,并含有少量的漂石(粒径大于20cm),卵石含量占75%—85%(重量比),充填中砂、砾石,稍密~密实,其下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泥岩面埋深14~30m,北段基岩埋置深,南段基岩埋置较浅。工程范围内地下水系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埋藏于砂卵石地层中,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水量丰富,渗透系数K=10—20m/d,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流、沟渠。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岩风化裂隙带中,含水层厚20m左右,K=0.3~1.2m/d,裂隙水不发育,径流条件差,主要为孔隙潜水补给。期工程范围的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客流预测
本课程设计只针对火车北站到火车南站这一条线中间的红花堰站到人北站做分析。
客运量指标汇总表
年 度
指 标 初期
(2009) 近期
(2016) 远期
(2031) 单位 年发送量 0.9 2.1 3.6 亿人次 日均发送量 25.0 58.3 100 万人次 早高峰小时发送量 3.4 7.7 13.8 万人次 单向早高峰小时最大断面量 10643 20964 36102 人次
2009年全日
单位:人次
下 行 站名 上 行 下车 断面 上车 上车 断面 下车 0 7974 红0 6782 7974 6782 466 35086 火车42 32104 42594 38844 1232 11894 人 北 870 11863 53256 49837 3649 10232 文武路 3579 12897
2009年高峰小时
单位:人次
下 行 站名 上 行 下车 断面 上车 上车 断面 下车 0 1196 红0 1265 1196 1265 61 4912 火车8 4495 6047 5752 160 1546 人 北 113 1720 7433 7359 474 1330 文武路 501 1806
2031年全日
单位:人次
下 行 站名 上 行 下车 断面 上车 上车 断面 下车 1077 24040 红1028 24580 117547 118360 20843 76685 火车19876 76878 183389 175362 9554 34423 人 北 9474 34820 198258 200708 30307 44632 文武路 30419 44853
2031年高峰小时
单位:人次
下 行 站名 上 行 下车 断面 上车 上车 断面 下车 162 3606 红154 3687 16680 16145 2918 12293 火车2584 12300 26055 25861 1242 4475 人 北 1327 4875 29288 29409 4546 6248 文武路 4259 6380
第二部分 方案设计
方案比选
根据成都市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可拟定地铁和轻轨两种设计方案。下面采用权衡分析法,对两种方案进行最优化设计。
目标
(1)运输能力:远期能达到3.5万人次/单向小时
(2)尽量使造价降到最低
对两种方案进行概述
(1)地铁与轻轨的共同点: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低能耗,方便舒适,是“绿色交通”。
(2)地铁与轻轨的不同点:
① 轮轨统 钢轨选用原则应轨载来区来说铁的钢轨比轻轨弹减垫层铁DTI型扣件,轻轨为轻轨ⅠⅡ型扣件,高架轻轨的垫层压缩胶垫从运营环护虑轻轨用弹轨结无整体轨轨础铁轻枕② 运输铁为轻轨为铁单时载运300090000人次,轻轨单时载运1000030000人次。
③ 线规a,轻轨线轻轨线线面线为华区线浅区间为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