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一)产生的标志 孔德 科学的分类 科学等级体系 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性、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政治革命 市民社会的危机和社会主义的产生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自然科学的发展 社会调查的兴起 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形成时期 2、成熟时期 3、美国社会学的发展时期 4、当代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1、肇始:康有为万木草堂讲学 2、传入: 严复把斯兵塞的《社会学研究》翻译为《群学肄言》 章太炎翻译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3、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社会学 讲授社会学课程 成立社会学系 创办社会学研究机构 4、恢复发展时期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学元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1、从个人出发(社会唯名论) 2、从社会出发(社会唯实论) 3、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二)西方社会学理论家的看法 1、社会整体:孔德、斯宾塞 2、社会关系:马克思、齐美尔 3、社会结构:帕森斯 4、社会行动:韦伯、帕森斯 5、社会制度:萨姆纳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三)中国学者典型观点 1、郑杭生 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庞树奇、范明林 行动、关系、制度 3、奚从清 人和社会双向运动的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4、王思斌 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二、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应用社会学 参考书目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人大、《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北大、《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人大、《社会学教程》王思斌,北大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乔纳森·特纳,华夏、《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人大、《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北大、《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南开 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华夏、《社会研究方法》劳伦斯·特纳,人大、《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大、《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人大 社会统计:《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大、《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社科文献、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变化历程 社会学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社会学等同于社会科学 成为众多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地位特殊的科学 成为所谓的“剩余社会科学” 社会学成为社会科学中的普通一员 社会学内部日益分化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二)社会学学科特点 整体性 综合性 科学性 应用性 建设性、批判性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四、社会学的功能 1、描述、解释、预测 2、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 3、社会教育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 1、实证主义:把“事实”作为知识真理的标准 2、人文主义:把“价值”作为知识真理的标准 二、基本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社会调查 选题、准备阶段、收集资料阶段、分析、结论 质性研究方法:实地研究 第二章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古典社会学理论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方法论 1、实证主义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前提假设:人类社会具有现实性且服从自然规律 (2)实证,在孔德看来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来获取知识 孔德认为,人们是无能力去把握事物内在本性的,以及一切现象起源和目的之类的问题。他主张实证科学的任务就是在经验事实中去把握或感觉现象的“持续不变的前后关系以及相似关系”,而后再对这些关系加以简化,浓缩到最小限度。 第一节 古典社会学理论 (3)实证主义的含义 真实的而非虚幻的——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 有用的而非无用的——知识必须能够有益于不断改善现实境况,而不是去满足人的无用的好奇心 肯定的而非否定的——知识必须能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争论 精确的而非含糊的——知识要符合所要求的精确度,抛弃模糊的认识 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知识有相对的意义,反对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 第一节 古典社会学理论 2、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一个整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即社会有机体。 社会学要从人类生活的整体入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第一节 古典社会学理论 (二)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 1、社会静力学:在关于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