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第二章3-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饵料培养 第二章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3-5节 封闭式培养 封闭式培养 开放式培养 一次性培养: (批次培养) 指一次接种培养后一次性全部采收 单胞藻培养最常用的方式 半连续培养: 是指在一次接种后,藻液培养到一定密度时部分采收,同时添加等量的新培养液的生产方式 连续培养: 是指在接种后,根据培养液中藻密度或营养盐的消耗量,连续采收藻细胞和添加营养盐 连续培养多用于封闭式自动化培养,设备成本高,藻细胞生长快,产量高 按采收方式分 * * * * 海洋学院 王丹丹 第一节 什么是藻类?其特点? 第二节 什么是单细胞藻类?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 第三节 人类培养单细胞藻类的历史?优势和劣势?应用现状? 第四节 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培养生态及应用 第五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及培养设施 第六节 单细胞藻类的繁殖特性及影响藻类繁殖的因子 第七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 第八节 单细胞藻类生产中的敌害防治 第九节 单细胞藻种的营养作用 第十节 单细胞藻种的分离和保存 第11节 单细胞藻类培养的新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人类培养单细胞藻类的历史? 开展单细胞藻类培养的优势和劣势? 单细胞藻类的应用现状? 第三节 单细胞藻类培养的发展 1、人类培养单细胞藻类的历史 19世纪末,开始培养栅藻和小球藻,用于植物生理学研究 20世纪初,开始培养单细胞硅藻用于水产无脊椎动物的饵料 二次大战后,因缺粮,小球藻开始作为粮食和饲料的替代品进行培养研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单细胞藻类作为水产动物饵料而进行培养,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我国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历史 最早报道在1924年(朱树屏) 1957年后,开始单细胞藻类的分离、筛选和培养研究 1966年后,单细胞藻类正式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在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中应用,开始了单胞藻的实际生产和应用时期 目前,我国已培养并有应用的单胞藻有30多种 2、开展微藻培养的优势及劣势 优势 A 整个生物体都可被利用,没有废弃物 B 营养丰富,富含蛋白,维生素和高不饱和脂肪酸 C 相比农作物,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高 D 生长周期短,繁殖快,适宜条件下指数增长 E 可利用海水培养,是开发海洋的有效途径 F 可进行自动化生产 186 19 23 58 Soybean 285 19 11 43 Rice/wheat 1315 25900 1113 2300 Chlorella carbohydrate energy fat protein (g/m2/year) Species 劣势 最大的问题,藻细胞的采收,耗能 其次是培养条件相对高 3、单细胞藻类的应用情况 A 作为食品及食品的添加剂 B 饵料或饲料添加剂 C 提取活性物质 D 水处理 E 生物学研究 F 水产养殖上生态防病 G 生产新能源 Biofuel The central role of micro-algae in mariculture 第四节、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培养生态及应用 绿藻门:小球藻、扁藻、微绿球藻、杜氏盐藻、栅藻 硅藻门: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 中肋骨条藻 金藻门:球等鞭金藻3011、湛江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 蓝藻门:钝顶螺旋藻 1、小球藻 Chlorella spp. 分类地位: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卵孢藻科,小球藻属 形态:球形或广椭圆形,有杯状或边缘生板状色素体,2~12 μm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以似亲孢子的方式进行 适宜培养条件 温度10~35℃ 盐度可驯化 最适光强3000-10000lx 最适pH 5.5~8 应用:贝类、虾类等幼体,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 水色及水质的调控 应用:贝类育苗,河蟹幼体及动物性生物饵料 水色及水质的调控 2、微绿球藻 (眼点拟微球藻)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分类地位:绿藻门,绿藻纲,四胞藻目,胶球藻科 ,微绿球藻属 形态:球形,2~4μm,色素体一个,淡绿色,无蛋白核,淀粉粒1~3个,细胞壁极薄 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 适宜培养条件 温度25~30 ℃ 盐度4~36 最适光强10000lx 最适pH 7.5~8.5 3、亚心形扁藻 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 分类地位: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扁藻属 形态:扁平的广卵形,前端中央有凹陷,鞭毛四条,有一大型杯状 绿色的色素体,11~14μm × 7~9μm × 3.5~5μm

文档评论(0)

canjiad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