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2章 中央处理器-CPU CPU又称为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它处于计算机的“大脑”中枢地位,负责整个系统的指令执行、运算,以及输入/输出系统的控制等工作。CPU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成为计算机的三大核心部件,在整个计算机的运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本章学习要点: CPU的发展历程 CPU的分类 CPU的功能 CPU的组成结构 CPU的性能参数 多核CPU计算 CPU选购指南 * 2.1 CPU的发展历程 作为电脑之“芯”的CPU从世界上第一款处理的诞生到现在,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发展着。而每一款CPU的出现,则会带动计算机其他部件的相应发展,例如带动存储器存取容量的增大、存取速度的提高,以及外围设备的不断改进等。下面,将以CUP发展的不同阶段为主导思路,简单介绍CUP的发展过程,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CPU。 2.1.1 X86时代 X86时代是Intel公司X86系列的CPU产品,包括典型的Intel4004、Intel8008、Intel8088、Intel80486等产品。 1.Inter4004/8008阶段:第一代cpu, 1971年,4004是4位结构,2300个晶体管, 频率为108KHz,每秒执行6万条指令。 2.Inter8086/8088阶段:1978年推出 8086为16位cpu结构,主频为4.77MHz, 29000个晶体管,但价格高,1年后intel 推出了简化版的8088 3.Inter80386/80486阶段:首款32位cpu ,27.5万个晶体管,频率为12.5MHz,后 提高到了20MHz,25MHz,33MHz。1989 年,推出80486,达到120万个晶体管,主 频由25MHz提高到33MHz,50MHz. * 2.1.2 奔腾时代 奔腾时代是Inter公司在X86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所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的处理器,属于CPU的第5代产品,包括Pentium MMX、Pentium 4等产品。 1.Pentium MMX:1993年intel推出Pentium(奔腾)处理器,晶体管达到310万个,时钟频率为60MHz,66MHz,200MHz。1996年,推出Pentium MMX(多能奔腾),在奔腾cpu中加入了MMX指令,提高了处理音像、图形和通信的那个里。 2.Pentium Ⅱ/Ⅲ:1997年推出奔腾II时,常用了solt 1的接口标准(一种板卡式的外形设计)。1999年推出奔腾III,加入了70个新指令,首次使用0.25微米技术,晶体管达到950万颗。并大幅提升3D,音乐、语音辨别等应用性能。 * 2.1.2 奔腾时代 3.Pentium 4:2000年intel发布了第四代Pentium级cpu,集成了4200万颗晶体管,采用0.18微米制造,时钟频率达到1.5GHz,两个版本:willamette 和Northwood,其中的Northwood为中高端产品。 4.Pentium D:2005年intel发布了Pentium D双核处理器,包括D830和D840,采用prescott内核。 另外一个公司为AMD,也发布了Athlon 64 X2的双核处理器,如: Athlon 64 X2 4200+, Athlon 64 X2 4400+, Athlon 64 X2 4600+ * 2.1.3 酷睿时代 酷睿CPU时代也称为CPU中的第6代产品,使用了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而早期的酷睿主要用于笔记本处理器,典型的产品包括Core 2、Core i5、Core i3等。 1.酷睿一代:2006年intel公司推出基于core微架构的core 2,有服务器、桌面、移动三个版本。最大改进:采用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两个核心可以共享4MB的二级缓存。 之后,又推出LGA1366接口,45纳米的四核酷睿i7处理器,并内建8-12MB的三级缓存。 2.酷睿二代:2010年6月intel发布第二代的core i3 /i5/i7,采用sandy bridge架构。具有功耗低,性能强,并内置了高性能显示芯片。对于第二代core来说一个较大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在苹果的笔记本和台式机中,从而让苹果电脑价格大众化。 * 2.1.3 酷睿时代 3.酷睿三代:2012年,intel公司推出了ivy bridge(IVB)处理器,使用22纳米和3D晶体管技术,使显卡性能提升1倍,另外加入usb 3.0控制器,可以提供4个usb 3.0通道。 4.酷睿四代:2013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四代的haswell,延续了酷睿三代技术,但封装技术有LGA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