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docVIP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儒”诠释为“柔”,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指出了“儒”字真正的本义。 B.宋词专家叶嘉莹由“儒”的本义,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彰显了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 C.《易经》把“儒”字释义为“需”,《易传》中孔子把“需”字释义为“等待的姿态”。 D.“儒者柔也”,中国固有的柔性,使得中国避免了外界危机的影响,也度过了自己一次次动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过“水”的意象,我们能体味到“儒”之“柔”,“柔”也体现着水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以水喻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 B.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柔弱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这种特性,正体现了道的品格。 C.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D.中国人认为诉讼是不道德而多余的,没有诉讼才是理想的状态,因为中国文化的儒雅性格才是真正的内在力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柔”和“等待”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儒”的含义的理解,通过对“儒”文化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B.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形状随容器而定,这正是“道”的品格。“道”的品格隐喻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C.古典技术对自然界不具有征服性,可以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征。 D.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也是古代有德行的人所慎用的器物,从中国古人对兵器的价值取向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奉守的和平与宽容。 A.众素狂易 易:轻视 B.乃斩众以徇 徇:示众 C.乃彻民屋为摞石车 彻:修补 D.彼惩嘉山之败 惩:忌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 ②光弼遣穴地颓之 ③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 ④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⑤不如起军逼之 ⑥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年幼即能读史书,具有良好的品行与节操,年轻从军,擅长骑马射箭。 B.他率兵入太原,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并顶住压力将其斩首。 C.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他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D.围攻安庆绪一战,众将不听从李光弼的建议,即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皇帝降罪于众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5分) (2)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馘(guó):。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