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一章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年2月 第2节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如果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则电流规定为正值,即i0;如果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则电流规定为负值,即i0。 在指定的电流参考方向下,电流值的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参考方向的另一种表示法双下标表示法:iAB表示电流参考方向是由A到B。 例题: 四、电压的参考极性(可以任意指定) 由参考极性正极指向参考极性负极的方向称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例题: 五、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1、一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地任意指定。 2、关联参考方向:如果指定流过元件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标以电压正极性的一端指向电压负极性的一端,即两者的参考方向一致,则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向,否则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例:电流和电压的非关联参考方向. 第3节 功率和能量 当正电荷从元件的正极经元件运动到电压的负极时,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元件吸收能量;反之,当正电荷从元件的负极经元件运动到电压的正极时,电场力对电荷作负功,元件向外释放电能。 功率:元件吸收或产生能量的速率。 功率公式: 当u,i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瞬时功率p=ui 例题1: 功率平衡:一个完整的电路在任一时刻,所有元件瞬时功率之和为零(能量守恒)。 P24 1-3 校核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第4节 电路元件 1.集总元件:在任何时刻,流入二端元件的一个端子的电流一定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且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第5节 电阻元件 1.电阻 第6节 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 1.独立电压源:其两端电压总能保持为一定的时间函数,其值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元件。 2.干电池: 5.独立电流源:其输出电流总能保持为一定的时间函数,其值与它的两端电压u 无关的元件。 第7节 受控源 受控源是一种理想电路元件,是从电子器件抽象出来的,是一种二端口元件,由两条支路组成,一条是控制支路,一条是受控支路。 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符号: 3.电流控制电压源电路: 与电路理论发展有关的世界 著名科学家 安培, Andr é Marie Amp è re(1775 — 1836),电磁学奠基人,法国科学院院士。生于法国里昂。 12 岁时,在几周内即掌握了拉丁文,从而得以涉猎当时的许多数学名著。当他获悉奥斯特发现载流导线对磁针的偏转效应后,立即设想了电流与磁有关的理论,并在一周内发表该理论的第一篇论文,随之发表了著名的“安培环路定律”。安培是认识到电压与电流区别的第一人,研制了用以检测电流、电压的工具——检流计。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电科学家之一。 1881 年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巴黎首次会议上确定以安培为电流单位。 伏特,Alessandro Gui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 (1745-1827), 生于今意大利北部。24岁时发明起电盘——第一架使物体带电的装置。一年后,当他获悉加伐尼发现两不同金属嵌入青蛙肌肉中能产生电时,他认为动物肌肉不是必需的,这一想法,终于使他在 1800 年发明了蓄电池。这一发明得到拿破仑的赞赏,封为伯爵。他的这一发明对欧姆、基尔霍夫等人的研究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 1881 年 IEC 正式批准以伏特为电位的单位。 基尔霍夫 ,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1824 — 1887),德国物理学家,1845年在一篇论文的附录中发表了现称为基尔霍夫定律的研究成果,当时他是一位年仅 21 岁的大学生。后任海德堡大学物理学教授。他还与本生共同创立光谱化学分析法,从而发现铯和铷两种元素( 1859年)。提出热辐射中的基尔霍夫辐射定律。 欧姆 , Georg Simon Ohm(1787—1854) ,生于巴伐利亚(今德国南部),于 1827 年发现现以他命名的定律。实际上,欧姆定律已在1781 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H.Cavendish )发现,但他未发表其成果,多年后始为人所知悉。 1881 年 IEC 规定以欧姆为电阻单位。 戴维宁 , L é on Charles Th é venin(1857 — 1926) 法国电报工程师。戴维宁定理 1883 年发表在法国科学院刊物上,文仅一页半,是在直流电源和电阻的条件下提出的,然而,由于其证明所带有的普遍性,实际上它适用于当时未知的其他情况,如含电流源、受控源以及正弦交流、复频域等电路,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电路定理。当电路理论进入以模型为研究对象后,出现该定理的适用性问题。前苏联教材中对该定理的证明与原论文相仿。定理的对偶形式五十余年后始由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工程师 E.L.Norton 提出,即诺顿定理。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