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标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及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华中科技大学 李惠强 全球气候环境正在逐步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各国政府联手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环境保护公约,同时相继开发了适应不同国家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如美国LEED 标准、英国BREEAM 标准、日本CASBEE 标准、澳大利亚NABERS 标准、香港HK-BEAM 标准、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以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 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指标分解 《标准》详细条文列举 4 住宅建筑?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4.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 m2、多层不高于28 m2、中高层不高于24 m2、高层不高于15 m2。 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lm2。 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4.1.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4.1.10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4.1.11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4.1.12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4.1.13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革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 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4.1.15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4.1.16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 优选项 4.1.17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1.18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5.2.17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5.2.18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5.2.19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4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 建科综[2008]61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鼓励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申报,申报单位可分别申报。二者简要对比如下表: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依据的标准仍能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其中有些条文不适合规划设计评价,应不参评,不参评的条文有: 住宅建筑:4.1.8 、4.4.1、4.4.3、4.4.6、4.4.9、4.4.11、4.5.5、4.5.12、 4.6.1、4.6.3、4.6.4、4.6.5、4.6.7、4.6.8、4.6.9、4.6.10、4.6.12 。 公共建筑:5.1.5 、5.4.1、5.4.3、5.4.6、5.4.10、5.4.12、 5.5.4 、5.6.1、5.6.2、5.6.3、5.6.4、5.6.5、5.6.7、5.6.10。 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后,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5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工作应由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鼓励设

文档评论(0)

wcuxi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