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游中感染性腹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旅游中感染性腹泻 和甲型肝炎的预防 基础知识 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 病原微生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寄生在人类或动物口、鼻咽部和消化道— 拮抗病原微生物 定居在人类肠道中的大肠杆菌— 提供营养物质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含有分解纤维素微生物— 利用草料作为营养物质 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 寄生虫 寄生在我们体腔或身体内部的动物或单细胞生物 存在于我们腔道内:蛔虫或绦虫,滴虫 生活于我们器官组织内:血吸虫和弓形体 侵犯腔道的表面组织:阿米巴 借助昆虫媒介:疟原虫,利什曼原虫 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 真菌:单细胞或集合细胞生物 浅部真菌:皮肤感染 深部真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 真菌产物:黄曲霉毒素 细菌:原核细胞生物 病毒:80%的传染病由之引起,15%的恶性肿瘤因之感染而诱发 传染性蛋白质(朊病毒):完全由蛋白质构成的病原体 →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epidemic process)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新感染→不断发生、发展 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两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一)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病原体来源:恒温动物(人、动物) 1、病人作为传染源 病程的发展过程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期(clinical stage):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核体征的时间,传染性最强 恢复期(convalescent stage):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被消除 细菌性痢疾,乙肝 伤寒慢性带菌者 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 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微生物的人 带菌(细菌)者 带毒(病毒)者 带虫(原虫/蠕虫)者 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微生物的量、持续时间、个人职业和卫生习惯等 3、动物作为传染源 动物作为传染源造成人类感染的疾病称为 人畜共患病 动物为主:森林脑炎、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 人类为主:人型TB、阿米巴痢疾 人畜并重:血吸虫 真性人畜共患病:牛、猪绦虫病 (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易感机体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 必须借助一定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传播因素 空气、水、食物、手、日常物品、媒介节肢动物、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等 (三)人群易感性 (herd susceptibility ) 人群作为一个群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 人群易感性←→群体免疫性 人群对某病易感水平的判断 该病以往在人群中的流行状况 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 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消退 免疫人口迁出/死亡 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因素 预防接种,计划免疫 最积极的方法 传染病流行后,因感染而获得免疫力 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理、气象和生态等条件 传染病的地区性、季节性与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 黑热病、血吸虫病 乙型脑炎 自然因素影响病原体在外环境的生存能力 钩虫病少见于干旱地区 寒冷减弱呼吸道抵抗力 炎热减少胃酸的分泌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 经济和生活条件 文化水平 第一节 感染性腹泻 infectious diarrhea 每年超过3亿人跨国旅游 约3000万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30-50%的旅行者有过腹泻的经历 旅游者发生腹泻的危险性与出发地和目的地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有关 定义 感染性腹泻: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腹泻 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 粪便量增加( 200g/日) 粪便稀薄(含水量85%) 旅行者腹泻(travelers diarrhea,TD) 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发生腹泻 一些统计数字 TD发生率低(发病率8%)的国家 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TD发生率高(发病率20-60%)的国家 亚、非、拉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处于上述两者间的国家 地中海北部、加勒比海地区、日本和其他国家 一、传染源 病人 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携带者 恢复期携带者 健康携带者 慢性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病原体都经口进入机体,然后随传染源的排泄物排除体外,在外环境传播因素的作用下,再经口传入易感者机体,并定位于肠道 1、经水传播 水极易受到病人的粪便污染 如洗涤病人的衣物,倾倒吐泻物等 有些病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