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苏霍姆林斯基足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寻苏霍姆林斯基足迹 感悟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 颖 一、苏霍姆林斯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教育家 二、苏霍姆林斯基人生足迹的实地考察 三、苏霍姆林斯基成长之路的若干启示 四、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若干建议 一、苏霍姆林斯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教育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苏联时代的乌克兰教育家 他生前在国内获得过崇高荣誉,他的崇高荣誉的背后是他的丰硕业绩。 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上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实验基地之一。 他一生写了 41 本书和 600 多篇文章。 截至上世纪70年代,他的著作以29种文字,发行400万册以上。 《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发行了20版。 苏联教育部长普罗柯费耶夫称他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的现实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外国教育家 他的著作中文版超过了35种 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广泛而持久 自1979年起,30年来势头不减,许多著作多次重版或重印,《给教师的建议》到2011.6,第26次印刷,印数达65.5万册;《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本)到2011.11.印刷6次,印数达2万册。 研究他的文章持续出现在中国各种报刊 据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上世纪80年代,每年 8-23 篇; 90年代, 每年 6-19 篇;本世纪前10年,每年17-35 篇; 2010年,49 篇;2011年,55 篇。 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自改革开放以后, 许多外国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令人耳目一新: 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 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法;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马克斯,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 都曾给予人们以巨大的惊喜与深刻的启示,但其传播的广度、深度与持续时间,都无法与苏霍姆林斯基相比肩,这是为什么? 他为什么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风淘浪簸? “苏霍姆林斯基现象”背后隐藏着一连串问题: 为什么一种产生于异国他邦的教育思想,能够成为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喷芳吐艳的玫瑰? 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在时间上渐行渐远,空间上却与我们越来越近? 为什么一个远去的背影,今天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苏霍姆林斯基的问题更多地来自他的经历 他只受过 8 年学校教育和 2 年函授教育,为何能成长为有世界影响的教育家? 他从事实际工作,为何能拥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和理论? 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是所偏僻农村学校,为何能成为国际著名的教育实验基地,成了各国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圣地? 他只活了52 岁,为何能获得永恒的生命价值? 他既是教育实践家,又是教育理论家。 既有珍贵的教育遗产,又有重大的现实影响。 既是教育工作的导师,更是不可多得的做人的典范。 他从普通的农村教师成长为世界著名教育家,是对教师发展的极大鼓舞。 人们关注他的成就,更应关注他的过程。 他的探索足迹具有永恒的再探索的价值。 二、苏霍姆林斯基足迹的实地考察(2010.10) 萨芙琴柯: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 苏霍姆林斯卡娅: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院主席团学术总干事 在乌克兰教育科学院热情安排下 参观了苏霍姆林斯基出生地、故居、墓园。 他求学的母校(七年制、师院、师大) 他长期工作的帕夫雷什中学及周围社区。 与他的女儿、同事、当年的学生座谈。 参观了基辅市的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 参观了马卡连柯纪念馆(二处)。 瞻仰了乌申斯基墓。 参观了多处卫国战争纪念馆、纪念碑。 苏霍姆林斯基生平大事 1918.9.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主人公性格命运与养育他的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他的《大路之歌》中说:“我终于知晓了成为最杰出之子的秘诀,那就是生长于大地之间,与大地同餐共枕。” 苏霍姆林斯基深情地热爱家乡的黑土地,以大地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 他从小爱打着赤脚,爱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似乎就是要与大地保持最亲密的接触。 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黑土地的儿子。 黑土地造就了他的自然、纯朴、和谐、从容、宁静、坚韧。不过人的成长中,大自然远非唯一因素 黑格尔:“我们不应该把大自然估量得太高或太低:爱奥尼亚明媚的天空固然大大有助于荷马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决不能单独产生荷马。而且事实上,它也并没有继续产生其他的荷马;在土耳其的统治下,并没有出现创作史诗的诗人。” 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他的个人经历。 1926年起在本村七年制学校上学 1934年在克列缅丘格师范学院学习 1935年因病休学,康复后到

文档评论(0)

pnsdWdIjU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