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妇科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妇科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 月经不调的中医药照顾 月经不调是指由于气虚、血热、痰湿、肝郁等引起冲任不固或不调,导致月经的周期、经量以及持续时间发生异常改变的一类妇科疾病。 临床表现 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 经期延长 诊断要点 既往月经正常,可有情志内伤史、盆腔炎病史、宫内节育器避孕史或宫腔手术史等。 月经周期提早或错后;或月经量明显多少或少于既往;或月经经期超过7天以上。 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归脾汤、人参养荣汤、两地汤、固阴煎、逍遥散、乌药汤等。 针灸治疗: 气虚者用平补平泻法,针后加灸; 血虚者针用补法,气海加温针灸; 气滞者用泻法,每日一次。 其它疗法:如穴位注射。 调摄护理与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情志调摄,情绪安宁; 注意饮食有节,营养适中,勿过食辛辣,勿过劳。 痛经的中医药照顾 痛经是指由于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结等原因引起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或胞宫失于濡养,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的一种病症,又叫“经行腹痛”、“经前腹痛”、“经后腹痛”。 临床表现 每遇经期或经行前后,即出现小腹疼痛,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甚者疼痛难忍,甚或伴有呕吐汗出,面青肢冷,以至晕厥者。也有部分患者,经期小腹疼痛连及腰骶,放射至肛门或两侧股部。 诊断要点 经行腹痛史,注意有无精神过度紧张,经期产后冒雨涉水、过食寒凉或不节房事等情况,妇科手术史。 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随月经周期性发作,甚者疼痛难忍。 妇科检查、盆腔B超扫描有助于诊断。 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如调肝汤;黄芪建中汤加当归、党参;膈下逐瘀汤;温经汤等。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者用泻法;气血虚弱、肝肾阴亏者用补法。 推拿治疗 其它疗法:如穴位注射。 调摄护理与预防 注意经期卫生和产后调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少食辛辣刺激及油腻厚味食品,忌食生冷。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心境安和,避免过度劳累; 月经期前3-5天开始治疗,可起预防作用,一般经3-4个周期治疗可愈。 转诊指征 疼痛甚,处理无效时应转送医院诊治。 带下病的中医药照顾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临床上以带下增多为主要症状。又称“下白物”、“流秽物”。 临床表现 带下量增多,色白或黄或黄绿如脓,或黄白相兼,或浑浊如米泔,或色如败酱,或五色夹杂;质或清稀如水,或粘稠如脓,或如豆渣样,或如泡沫状;其气味腥臭,或臭秽,或腐臭难闻,同时可有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疼痛等症状。全身经常有腰腹疼痛等症。 诊断要点 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外阴瘙痒,灼热疼痛等症。 全身表现可有发热、腰腹疼痛等。 实验室检查可查到滴虫阳性或霉菌阳性,妇科内诊可见阴道炎、宫颈炎及盆腔炎体征,也可发现肿瘤。 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如易黄汤;内补丸;知柏地黄丸加芡实、金樱子、白术等;止带方等。 针灸疗法:每日一次,平补平泻法。 外治法:塌痒汤:煎汤熏洗; 蛇床子散:煎汤趁热先熏后坐浴。 其它疗法:如金樱子、乌鸡白凤丸。 调摄护理与预防 严格按医嘱执行内治及外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月经期停止使用阴道冲洗、坐浴及塞药治疗,以防上行感染。 保持外阴清洁,勿久居湿地,饮食宜清淡,若有滴虫或霉菌感染者,应禁止游泳。医务人员在妇科检查及手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平素注意保持情志舒畅,避免过劳。 缺乳的中医药照顾 缺乳是指素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肝气郁结,乳汁运行受阻所致的妇女产后缺乏乳汁或量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病症。亦称“乳汁不足”、“乳少”、“无乳”、“产后乳汁不行”。 临床表现 产后缺乳,乳少质清,乳房柔软空瘪,不胀不痛,或乳汁量少质稠,乳房胀满而痛,舌质淡少苔或舌质正常,苔薄黄,脉细或弦数。 诊断要点 产后分泌的乳汁量少,甚则全无。 哺乳期突然乳汁分泌减少,不能满足婴儿需要者。 本病应与乳痈相鉴别。 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 气血虚弱者用通乳丹; 肝郁气滞者用下乳涌泉散。 针灸治疗:针刺法与灸法。 推拿治疗 其它疗法:药物外敷、饮食疗法等 调摄护理与预防 产后一日内务必开始哺乳,养成定时哺乳习惯,两侧乳房轮流哺乳吸空,乳汁过多或未能吸净者,应设法挤净; 保持心情愉快,息怒勿躁; 饮食注意营养,口味宜淡,多饮汤水。 转诊指征 肝郁气滞型乳少

文档评论(0)

brnpnu31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