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思念,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技巧 结构上的作用 情感         2005年高考湖南卷           2005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情感 技巧及作用     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面对无数的象“剑芒”一样的群山愁肠欲断的无奈心情。诗人运用比喻和想象,抒发了看似“自放山泽间”的超然洒脱,实则迫切思归的强烈感情。或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的强烈感情。)  2006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凉 州 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远景 近景 暗 明 动 静  2006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凉 州 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远景 近景 阴沉抑郁 昂扬有朝气 暗 明 动 静 实景 虚中有实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5分)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2008年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6分)             2008年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6分)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诗歌中的“虚”与“实”小结 ?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古典诗歌中的虚实辩证处理的手法      一般地说,“虚”是指抒情,“实”是指写景。   “以实为虚”之法的要点在于“化景物为情思”,也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二课 冲动来袭时 课件 鄂教版八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ppt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的应用题拓展篇(解析版).doc VIP
- 西工大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创建GeekOS内核线程资.doc VIP
- 拉伸强度原始记录模板.xls VIP
-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高中语文必修2.ppt VIP
- 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制度管理办法方案汇编.docx VIP
- DB15T 3962.4-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4部分:煤炭行业.pdf VIP
- TCS-900 SISPatch使用手册相关资料文档.pdf VIP
- 《交通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