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 1.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人为计数不准确。 2. 血小板生成不足 应用骨髓抑制剂、辐射、再障、巨幼细胞贪血、原发性巨核细胞减少症等 3. 血小板破坏过多:ITP、TTP、DIC等 4. 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脾亢等 第一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可称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ATP)或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故破坏增多致血小板减少。 女性多于男性;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补充:ITP患者产生自体抗体的原因有: 1. 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发病有密切关系,其佐证有: (1) 80%的急性ITP,在发病前9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 慢性ITP患者,感染所致病情加重; (3) 病毒感染后发生的ITP患者,血中可发现抗病毒抗体或免疫复合物(IC),这种抗体滴度及IC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 临床表现 (一)起病情况 急性ITP多见于儿童,起病急,大多在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多见。 慢性ITP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起病隐袭。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1. 血象:血小板数多次检查减少 急性型:10-20?109/L 慢性型:30-80?109/L 血小板体积增大,分布宽度增加。 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 白细胞数及分类正常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3. 骨髓象: 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 幼稚巨核细胞增多 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 呈现成熟障碍 红系和粒系正常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全国统一诊断标准: 1. 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数减少 2. 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3.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 以下五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泼尼松治疗有效;?切脾治疗有效;?PAIgG增多;?PAc3增多;?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5. 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鉴别 1. 脾亢 2. SLE 3. HIV感染 4.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 5. 恶性血液病 6.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等) 7. 妊娠期及妊高征血小板减少 8. 老年血小板减少,注意排除MDS 治疗 综合治疗: 考虑年龄,出血情况,血小板减少程度 紧急处理包括: 1.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2. 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3. 输注浓缩血小板 非常紧急时可考虑 4. 紧急脾切除术 一、糖皮质激素:治疗ITP一线用药 药物及剂量:泼尼松:1-2mg/kg.d,分次口服,恢复正常后逐步减量5-10mg/d,至少维持3-6个月,甚至1-2年。 严重者可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松静滴; 激素治疗有效率60-90%. 治疗作用机制:?减少抗体包被的血小板在脾脏和骨髓中的破坏;?抑制脾脏抗血小板抗体的生成;?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对血小板吞噬,促进血小板生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出血症状。 二、脾切除 适应症:?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激素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减量或停药后复发;或需较大剂量(泼尼松15-30mg/d)才能维持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脾切除治疗ITP有效率70%。 预测脾切除疗效因素:?血小板在脾脏破坏为主者;?对激素治疗有反应者;?对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良好者。 脾切除副作用:?继发感染;?10岁以下儿童暂不宜作脾切除;?老年患者疗效较差。 三、免疫抑制剂 适应症:?对激素及脾切除疗效不佳者;?对激素治疗或脾切除有禁忌或复发者;?需较大剂量激素(泼尼松30mg/d)才能维持患者;难以耐受者。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A。 副作用:白细胞减少,胃肠反应,肝肾损害,周围神经炎等。应用需慎重考虑。 四、高剂量静滴免疫球蛋白 适用于:?危重型ITP:出血明显,危及生命患者;?难治性ITP:激素及脾切除无效者;?不宜用激素治疗的ITP:如孕妇、糖尿病、溃疡病、高血压、结核病等;?需迅速提升血小板的ITP患者,如急诊手术、分娩等。 剂量:0.4g/kg.d,连用5天,有效率60-80% 治疗ITP机制:?封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抗体产生;?中和抗血小板抗体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五、抗D血清输入 适应症:儿童ITP或难治慢性ITP;输入抗D血清后Rh(D)抗原阳性ITP。 注意:?可引起轻度溶血;?对Rh(D)阴性无效;?血小板上升缓慢;?不适用于脾切除后患者。 六、达那唑(Danazol) 弱化的雄性激素。 剂量:10-15mg/kg.d(0.6-0.8g/d)分次口服 机制:抑制巨噬细胞FC受体的表达,降低血小板抗体产生。 副作用:雄性激素作用;肝损害。 七、血小板悬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口市美兰区健身俱乐部会员健身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oc VIP
- 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课件)《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pptx VIP
- 第1讲《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课件)《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ppt VIP
- 2017初中生物会考最全知识点复习资料(必过).doc VIP
-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雾化治疗合理应用专家共识.pptx VIP
- 铝厂熔铸车间安全常识.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五年级上册小学高年级学生读本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教案.doc VIP
- 《公共安全教育》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