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史复习--隋唐3概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论及某书法艺术时说“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材料所论及的书体是     A      B      C      D ?D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由题干“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可以判断出这位书法家书写的是草书,故C项正确;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兰亭序》是著名行书,故A项错误;B、D项都是楷书,故B、D项错误。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最高峰”说法不符史实;魏晋时期的书法有隶书、行书、草书,故B项错误;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D项说法片面。答案 C 山 东 省 宁 阳 第 四 中 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三、文化 特点: 1、全面繁荣 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 2、兼收并蓄 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文化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外来优秀成分和多民族色彩。 3、世界领先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影响深远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文化圈” 新罗和日本留学生和学问僧学最多。他们学成回国后,带回大量汉文典籍,并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文化,使他们国家的文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都基本上模仿唐朝。这样,在7—9世纪时,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唐文化圈”。 “东亚唐文化圈”,就是以唐朝为中心,包括朝鲜半岛和日本在内的文化体系。 汉字、儒学、律令和中国式的佛教,是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 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时代。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以及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对隋唐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其实,唐代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中外、胡汉混合的文化,正是多种文化的交流会聚,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 ------ 张广达、王小甫 《天涯若比邻》 (2)对外开放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国内外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1、思想 三教并立、交融 由于佛教有深邃的哲理,同时又有通俗的教义和因果报应的轮回说,有利于统治者对民众的统治和欺骗,因而在隋唐时期佛教也有相当大的发展。李唐王朝,由于姓李,与道教所崇奉的教主李耳同姓,因此道教更受到重视。但是,有着胡文化血统的李唐统治者,并没有因此而排斥儒、释,而是采取了三教并行的政策。……儒、佛、道三足并立。 —— 孙开泰《儒家史话》 背景: 盛唐实行宽松而开放的文化政策。 所谓三教归一的说法,不论出于那一家之口,无一不是从维护社会道德,有利政治统治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实际上是将儒家理念作为三教的取舍标准,故反对三教并提的一方,也是以佛、道二家不具备能与儒家等量齐观的社会功能作为一条重要理由,认为三者在道德趋向上仍未一致,甚至还有所抵牾。 由于自南北朝起玄学的消退和经学的东山再起,尤其是王通、韩愈等人对新儒学的发展,一直到程朱理学的兴起,儒学主导社会意识的动能日益强大,促使三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