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化精神解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辩证法概论 张胜光制作 一、鲁迅思想特质再探 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一个笔名。它是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据鲁迅说,是因为“从前用过迅行的别号”,“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见《〈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7页)(在此文中鲁迅也谈了自己曾用过的其他一些笔名) 据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先生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所说,之所以用“鲁”作姓,“迅”为名,是因为“(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生平:鲁迅的一生有几个重要的节点,对其思想 和创作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一: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童年时代、少年时代) “坠入困顿”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1)祖父为别人科场作弊而被下狱。为救祖父家里变卖家产。 (2)父亲得水肿病。为给父亲治病鲁迅家几乎倾家荡产。 在此过程中,鲁迅对社会、人生有了两大初步认识。 (1)看到了世人的嘴脸(势利的嘴脸) 你兴盛时,他逢营、巴结,一旦失势,则鄙视不屑。 (2)中医误人。 这两大认识成了鲁迅以后思想、创作主题的重要来源,也成了他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契机。他后来赴日本留学学西医,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中医耽误的人(另一目的是为国家,他曾说,如果发生战争,他可以去当军医)。 其二:“幻灯事件” 190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医学。在日本仙台医专,1905年,有一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他。课堂上,老师讲完讲义的内容后,放了当时日俄战争(发生在中国东北)时的一张与中国人有关的幻灯片…… 这一件事震动了他,使他“学医救国”的理想破灭,他感到,如果是愚昧的国民,即使身体如何强壮,也只能扮演两种角色:做“示众”的材料或者看客,死多少都是不可惜的,于是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春,鲁迅由仙台回到了东京,从事文艺活动。 这是鲁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没有这个转折,也许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知道的鲁迅。 没有这个转折,20世纪的中国可能会多一个医生,却少了一个思想、文化、文学伟人。 其三:对时局的失望 1909年从日本回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满怀希望迎接这场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可是,他失望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特殊的追求:“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 前者,成了鲁迅以后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改造国民性,启蒙”;后者,则成了鲁迅创作的丰富的精神和艺术的来源之一。 其四:同人招唤。 五四前夜,钱玄同拜访鲁迅。钱见他拓古碑,劝其写点新文学作品——两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结果,启开了鲁迅早就抱有的“用文艺唤起国民”的心智…… 终于,鲁迅拿起了笔,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成了鲁迅成为伟大文学家的直接契机。 其五:南下历程。 1926年为躲避迫害,从北京到厦门大学教书。1927年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不久后到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上海,开始他生命最后十年的光辉历程。 在广州,鲁迅亲眼目睹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事实。(按鲁迅的说法是四·一五——因广州的反革命政变发生在这一天。四·一二是在上海发生的反革命政变,因是反革命政变的开始日,习惯上人们都用四·一二。)这一事变,使鲁迅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四· 一二,也就成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鲁迅思想四要点 追求人的生存和尊严。 追求保护人的生存和尊严的社会。 社会现状与社会理想之反差。 社会现状下人之生存状态。 拯救人的呐喊。 前期,鲁迅信奉个人主义,尤其赞赏易卜生在《国民公敌》中的一句话: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孤独的人。 后期,鲁迅断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充分认识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主要是人民大众,认识到了“多数的力量是伟大、要紧的。” (2)认识论 前期,重精神,轻物质,主张先改造人的精神而后才能改造社会,认为,精神改造的成功与否决定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这种脱离客观经济基础而提出的主张,有明显的唯心主义的倾向。 后期,主张社会的革命,认为“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他打走了。”从社会革命出发,来看待社会进步的动力,其思想也就从唯心主义认识论,转变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上。 (3)社会观 前期从进化论(the theory of evolution)出发,坚信:“青年必胜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