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文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当重新构建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刘世峰 刘世峰,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1975年开始自学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较高造诣。擅治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及妇科杂病。在《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亚太传统医药》、《中医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论文70余篇。著有《传承中医》(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参编《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正危害中医》(副主编)。 电话(科室) 邮编:402460 qq:554363491 中医基础理论自《黄帝内经》奠定以来,2千余年,验之临床有的颇有争议,如心主神明,三焦;有的则已经淡出,如命门,营卫学说等,亟待规范,中医理论当为临床实践服务,理论应该有效指导实践,笔者认为中医理论应当重新构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需要重新编写。 1.中医藏象理论体系的实质:①将人体分为五大系统。②三焦由血脉、经络构成,为人体联系五大系统,运行气血、水津之通道。③宗气为人体营养之气,是营养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1)中医将人体分为五大系统:中医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与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五腑相配合,联系脉、筋、肉、皮、骨五体,联结五官九窍(舌、目、口、鼻、耳、前后二阴)及面、爪、唇、毛、发,将人体各脏腑组织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此外,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心脏主管。实质上应该是心、脑主神明,又主血脉。 (2)三焦为联结各系统之通道:中医藏象学说将人体脏腑组织化分为五大系统,又将三焦作为网络联结各系统的通道,气血、水津不断运行其间。三焦尽管历来争议很大(主要是有形、无形之争),但从“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中医基础理论》)看,三焦当指人体的血脉、经络无疑。《难经》说:“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素问·灵兰秘典论》又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以上经文明确提出了三焦是联系五脏六腑各组织器官,为人体气血、水津运行的通道学说。由此可见,三焦实质上概括了交通上下、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血脉、经络的部分生理作用。三焦是人体各脏腑组织间联系的通道,它使人体五大系统相互联结,营养之气得以输送全身,水液通过三焦(血脉、经络)在脏腑作用下运行不息,完成整个代谢过程,维护正常人体生命活动。 《中医基础理论》说:“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全身的。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都是以三焦为通道,而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因此,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必然是血或津液的通道。”可见,三焦作为人体联系脏腑组织、气血、水液运行的通道是无可争议的。而构成这个通道的,只能是人体的血脉、经络。 (3)宗气是营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藏象学说除在生理结构上划分为五大系统外,还有一个营养系统为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保障。从气血、津液来源、生成和功用看,只有宗气、血、津液才具有营养作用,因而营养系统必然由宗气、血、津液等组成。《灵枢·邪客》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遂。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与肺吸入大自然清气积于胸中而成。宗气应无“贯心脉而行呼吸”功能,只有当宗气作用于心、肺,在心、肺二脏功能状态下才具有推动血液运行和司呼吸功能。宗气在心、肺作用下经三焦通道布散全身,营养人体各脏腑组织,使各脏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保持人的生命活力。因此,宗气是人体营养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2.病因病机琐谈 (1)火无外火,外邪有热: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种自然气候,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当六气太过或不及,非其时有其气;或气候骤然变化,人体抵抗力下降,侵袭机体发生疾病时,就称之为六淫。六淫与六气相对应,是指六种致病邪气。《辞源》说:气候,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显然,天气特征中绝无“火”可言,因此六淫邪气中也应该无火邪。风、寒、暑、湿、燥无形可见,为自然气候;火有形可征,不是自然气候。所以火不能与风、寒、暑、湿、燥同为外来邪气,这是其一。其二,火邪常自内生,如五志化火,心、肝火旺等(这是指抽象的火),热无形可见,属于自然气候。热邪常与他邪相合致病,如风热、湿热等;火邪既不能同他邪相合致病,无感受风火、湿火之说,也不能单独为患。其三,古代医家也有持“六淫无火有热论”观点者。如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以暑热一气,燥湿同源,故上经收而为四。”由此可见,中医六淫以“火无外火,外邪有热”提法更为客观。

文档评论(0)

duanjiaocuzha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